•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药科普 > 正文
  • 黄连的前世今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24 09:29:11
  • 核心提示: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说起黄连,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知道它味极苦,能治口舌生疮,但黄连古今作用可能大家就没有这么熟悉了,今天咱们就从一个神话故事开始说说黄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说起黄连,大家一定是耳熟能详,知道它味极苦,能治口舌生疮,但黄连古今作用可能大家就没有这么熟悉了,今天咱们就从一个神话故事开始说说黄连的前世今生。
        相传很久以前,在重庆石柱县凤凰山上住着一位姓陶的医生,他家有个园子专种药草,他用这些药草给人治病。由于医术高明,远近都有人来请他去治病。陶医生出门的时候多,就请了一个姓黄的帮工来管理园子。这位帮工心地善良,憨厚诚实。有一年春天,陶医生的独生女儿陶雯姑娘外出踏青,看见郊外山上长着开绿色小花的野草,十分好看,便拔了几株带回家种在园子里。那帮工每天给园里种植的各种中草药上肥浇水,对这株野花更是关爱有加。不料,陶姑娘得了一种怪病,全身燥热,又吐又拉,只三天就瘦得皮包骨头了。陶医生到外地给人治病尚未回来,陶姑娘的母亲只好请当地另一名医前来给女儿治病。这位名医是陶医生的朋友,诊治十分细心。可连服三剂药都未见效,肚子越拉越厉害,还拉起血来。母亲整天守护在床前,急得吃不下,睡不着,想起女儿的病就掉泪。帮工看在眼里,很焦急,怎么办呢?忽然,他想起那绿色的小花,上个月自己喉咙痛,偶然摘下一片叶子,嚼了一下,虽然苦得要命,但过了一个时辰,喉咙痛居然减轻了。接着,他又嚼了两片叶子,当天就不痛了。陶姑娘这个病,这种花草能不能当药呢?不妨试一试。想到这里,他就连根扯了一株:煎成一碗汤,趁陶姑娘的妈妈去煮饭时,端给她喝了。谁知早上喝的,下午病就好多了;再喝了两次,病居然全好了。这时,陶医生回来了,一问经过,非常感动,连声感谢帮工说:“我女儿害的是肠胃湿热,一定要清热燥湿的药才医得好。这开绿花的小草,看来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呀!”可是过了不久,那个叫黄连的帮工因病死在了陶家。为了纪念这个帮工,陶医生便把这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味道极苦的中药,取名为黄连。
      虽说这只是民间流传的传说,但也从侧面反映了黄连治疗腹泻的奇效,据考证,我国黄连入药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具有清热燥湿、泄火解毒功效,为名贵的常用中药,最早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将黄连列为上品,具有“主热气目痛,皆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的功效,《名医别录》记载:“主治五脏冷热,久下曳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本草纲目》总结了明代以前的黄连功能,除上述主治功用外,还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天行热疾,止盗汗并疮疥。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杀虫。羸 瘦气急。治郁热在中,烦躁恶心,兀兀欲吐,心下痞满。主心病逆而盛,心积伏梁。去心窍恶血,解服药过剂烦闷及巴豆、轻粉毒。”显然,从《神农本草经》到《本草纲目》,黄连的主治范围日益扩大。现代医学也表明黄连除传统意义上的抗菌,抗原虫,降血糖;抗心率失常及心肌缺血等之外,作为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化脓性中耳炎等的药物前景也十分广阔。
        黄连功能的扩大,需求也日益增大,《本草纲目》载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平均每种药物涉及医方约6个,而涉及黄连的医方有83个,高出平均数约14倍。特别是野生黄连“禀天地清寒之气以生”,大都生长于人迹罕见的高山峻岭或是陡峭的悬崖绝壁、深山峡谷,周围常伴有毒蛇。古代采连是非常辛苦和危险的,人们为了得到黄连,不仅要风餐露宿,更要面对毒蛇威胁,常常伴有生命危险,在同治《嘉定府志》记载,产黄连之地有尺许长蛇,蛇喜欢伤人,盘旋于其中,采连人需要等蛇钻到特制的竹筒中,才能去采连,如果蛇不进竹筒,后果可想而知。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种植黄连有了新的发展,不但使黄连获取更为安全也使其种植产业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