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果实的营养成分很多,有多量糖份、苹果酸、大量维生素C和A、五味子素、少量酒石酸等。种子中含脂肪油及多种矿物质,如铁、锰、磷等,因而五味子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五味子属木兰科,是一种缠绕灌木。果实为多个小型浆果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上,形成外观如穗般的聚合果。我国有18种之多,产于北部的有北五味子;产于中部的有华中五味子,该品种花呈橙黄色,果为红色;另有一种南五味子,也属木兰科,果实呈球状。中药中所用的多指北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但南五味子的根皮也可入药,称紫荆皮。
有关医学专家研究报告,五味子治疗肝炎有一定效果,特别在降低谷丙转氨酶方面作用显著。一般用法是将北五味子晒干,研成粉状,炼蜜为丸。蜜与粉的比例为1:15,每丸重约9g,约含生药6g,每次服l丸,每日3次。服后部分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疲倦等现象,但一般不需处理。如果胃部不适较重,可加服胃舒平即解。现已以五味子为原料制成降谷丙转氨酶的联苯双酯片,疗效就更为显著了。
祖国医学认为:五味子性温、味酸,它的主要功效是敛肺滋肾,补肝,生精敛汗、涩精止泻。五味子因上能敛肺气,下可滋肾阴,对肺肾两亏所致的久咳虚喘,可收止咳平喘的
效果。如同时配伍党参、麦冬、熟地、山萸肉,则疗效更佳。民间还常用五味子、女贞子、甘草与水共煎饮服,治疗肺结核、咳嗽气急、盗汗遗精等症,有疗效。
五味子能生津止渴,固涩敛汗,故也用治疗津少口渴、体虚多汗等症。配麦冬、生地、天花粉治津少口渴更好;配党参、麦冬、浮小麦、牡蛎治体虚多汗,无论自汗、盗汗,老人或小孩皆可应用。
五味子可益肾固精,涩肠止泻,故也是梦遗滑精,小便频数,久泻不止的良药。
五味子治结核病确有根据,药理试验也已证实,五味子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五味子对枯草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强大的抗菌功效。
五味子加茯苓、菟丝子水煎去渣,加蜂蜜调服,有较好的镇静安眠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