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常好发于胸腹、腰部、面部。该病的主要特点为: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的神经痛。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利巴韦林等。
带状疱疹因皮损状如蛇行,故被中医称为“蛇串疮”;因该病多缠腰而发,故又被称为“缠腰火丹”。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肝经火毒,外溢肌肤而发;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邪内生,蕴而化热,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感染毒邪,湿热火毒蕴结于肌肤而成。虽然带状疱疹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疱、疼痛,但患者疱疹的部位、症状不一定相同,故辨证论冶十分重要。
肝经郁火患者皮损鲜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伴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治宜清肝火解热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为龙胆草、栀子、黄芩、紫草、板蓝根、川楝子等。
脾虚湿蕴患者皮损颜色较淡,疱壁松弛,疼痛略轻;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治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常用药物为白术、茯苓、薏苡仁、滑石、党参、泽泻等。
气滞血瘀患者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舌质黯,苔白,脉弦细。治宜理气活血,重镇止痛,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为桃仁、红花、川芎、白芍、香附、延胡索等。
此外,患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等,并注意保持局部干燥、清洁,注意休息,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一般而言,带状疱疹治愈后,很少复发。在儿童及中青年患者中,该病的病程一般为2—3周,而老年人体质相对较差,病程大约为3-4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