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性不同服用时问有别
来源:保健时报 作者: 时间:2010-02-24 11:23:00
核心提示: 许多患者认为,中药副作用小,所以在服用中药汤剂时不太讲究服药的.时间,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药和西药一样,不同药物的药性是不同的,所以在服用时间上也应有别。
一般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
许多患者认为,中药副作用小,所以在服用中药汤剂时不太讲究服药的.时间,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药和西药一样,不同药物的药性是不同的,所以在服用时间上也应有别。
一般来说,上午9点和下午3点左右,是机体吸收药物的“黄金时间”,所以此时服用中药效果最佳。但是,不同药性的中药,应讲究不同的服药时机。一般而言,治疗虚证和肠胃病的中药,应在饭前30—60分钟服用;而治疗心肺病和其他一般疾病的中药,则应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肠产生刺激,减少副作用;助消化的中药,也应在饭后服用;而补益药和泻下通便的药物,则宜在饭前空腹服用,其中通便的药物,如大黄、火麻仁等,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和夜间服食;驱虫药也应在早上空腹服用;安神药则应在睡前服用。
另外,中医理论认为,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40℃时再喝;丸、散一类的中成药也应该以温开水送服;属于解表、发散风寒的中药,才应该“热服”,并且可以在服后喝些热粥、热水,以助药力;而止吐、解毒、清热的中药,则应该“冷服”,以免引起剂激。一般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即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