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皮(附:合欢花、合欢米)
合欢树皮槽卷筒,外表灰绿色皮孔,
味涩刺舌质硬脆,安神解郁消肿痛。
[来源] 为豆科落叶乔本植物合欢A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树皮。
[产地] 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
[采收] 冬季锯下粗树枝或砍伐树木时,剥下树皮,晒干。
[药材形性] 呈卷筒状或浅槽状,粗细长短不一,长15-50cm,厚0.2—0.3cm。外表在炭绿色或灰棕色,稍有纵皱纹,横向皮孔密生,椭圆形,棕红色,偶有突起的横棱或较大的圆形绝痕(侧枝痕)。内表面淡黄色,有细纵纹。质硬而脆,断面黄白色,呈纤维性刺片状。气微,味涩而微苦,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以表皮细密、内皮色黄、味涩有刺舌感者为佳。
[炮制] 将原药拣去杂质,用水略浸,洗净泥屑,捞起放竹篓内润6-8小时,再切0.2-0.3cm丝片,晒干。
[成分] 含皂甙和鞣质等。
[性味、归经] 甘平,入心、肝经。
[功用] 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肺痈吐脓,筋骨折伤,痈疮肿毒等症。
[处方名] 合欢皮
[用法、用量] 煎服6-12克。
[保贮] 放箱内或其它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附药
合欢花 为合欢的花序,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药材皱缩成团,有如棉絮。小花略呈棒槌状,长0.8-1cm,细长而弯曲,淡黄褐色。花萼筒状,先端有小齿5个。花冠长约为萼筒的两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外披细柔毛。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筒外,交织紊乱,易断。气微香,味淡以身干色黄、无泥染、花不碎者为佳。性味甘甘苦平,功能养心、开胃、理气、解郁,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胸闷不舒等症。用量3—9克。
合欢米:为合欢之花蕾,青绿色,不散瓣,呈米粒状。以身干、色黄绿、无泥杂,花不碎者为佳。性味功用等同合欢花。
按: 1.在四川、湖北、浙江部分地区及上海等地,还以同属植物山合欢A. kalkora(Roxb.)Prain的树皮作合欢皮药用。药材外表面较粗糙,有细密皱纹及不规则纵向棱纹,老皮不易见到皮孔,极粗糙,有不规则纵裂口,粗皮不易剥落,剥落处显棕色。此外,其花序亦作合欢花入药。
2.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苦皮藤C.an-
gulatus Maxim.或明开夜合(白杜)Euongmus bungeanus Maxim.的蒴果在东北、华北各省区及甘萧误作“合欢花”药用,应注意纠正!
3.木兰科植物夜合花Magnolia coco DC.的干燥花朵在两广地区作合欢花药用,药材称“广东合欢花”。呈不规则团块状,长2-3cm,直径1-2cm;表面黄褐色,花瓣6枚,分2轮,倒卵形,长2cm,皱缩,质量,坚脆;花蕊大型,有多枚雄蕊、雌蕊螺旋排列于花托上,呈莲座状。气香,味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