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是许多家庭必备药,这除了它的价格相对便宜,副作用较小外,还与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信任密不可分。但是,服用中成药也有许多讲究,应当有所了解。
一、应对症用药。忌“望名吃药”中成药由许多中草药加工制成,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特殊的治疗作用。选用时,应当了勰该药的功能和主治,看是否与自己的病症相符,做
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否则有害无益。如大家都知道鹿茸片是补药,但它只能补阳,不能滋阴,使用不当就会热甚伤津,出现发热、烦躁、口鼻出血、心神不定等症状。中成药
一般都有商品名,但其商品名不等于治疗作用,如消食健胃的肥儿散,许多家长认为是营养药,孩子一吃就长胖,因而盲目滥用。
二、掌握药物的特殊用法。如滋补药十全大补丸应在饭前或空腹时服用,有利于药物的吸收。消食开胃的山楂丸、保和丸等,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镇静安神的枣仁安神液、朱砂养神丸等,宜在睡前半至一小时服用。调经药宜在月经前数天内服用。此外,含有朱砂的中成药若大量服用会引起汞中毒,应遵医嘱服用。
三、讲究用法。提高疗效一般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忌用茶水送服,以免茶叶中的鞣酸与药物中的生物碱、蛋白质、重金属盐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疗效。有些中成药如舒筋散、
小活络丹需用黄酒作引子或黄酒送服,疗效更好。
四、注意“忌口”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证”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腹腔胀气;其他诸如水肿病人少食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应少吃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因为哮喘发作期间,蛋、牛奶、鱼虾等高蛋白食物会成为加重病情的“发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无论服用什么药物,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
五、警惕副作用不少疏经活血的药物,可影响到胎儿的健康发育,因此孕妇不宜服用。如七厘散、紫血丹、苏合香丸等。参茸片为滋补药,发生感冒时不宜服用。梨膏糖含糖量过高,糖尿病人应当慎用等。
六、勿服霉变药服药前应当检查药品质量,如发现发霉、虫蛀、变色,丸片剂变软、潮湿,膏剂、水剂出现白膜、变味、浑浊、沉淀等,说明药物已变质,切勿服用。
七、防止误服或盲目服药家中的药品放置要定位,多入服药时要一人一袋或一盒,不要混放,以免误服。对诊断不明的疾病,切忌自作主张,盲目服用,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八、掌握与西药同服的禁忌一般情况下,中西药可以一起服用,但特殊的情况也不少。如五倍子、地榆、仙鹤草、侧柏叶、荆芥、桂皮、虎杖、狗脊等不宜与硫酸亚铁、维
生素、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等同服,否则会降低疗效。含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安神补气丸等不能与西药溴化剂(如巴氏合剂、三溴合剂)、碘化剂类(碘化钾合剂、复
方碘溶液)等同服,否则可引起中毒或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后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