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不仅严重影响人体的消化功能,还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的意外。面对便秘之苦是否用点泻药就可以解决?错!肠道是一个小环境。存在着一个微生态系统,本来就生存着一些有益菌来抑制有害菌。若不分青红皂白地使用泻药不停地“清”、“除”、“洗”,只能得一时之快.过后无尽的痛苦还是会尾随着你。对付便秘一定要分清类型,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绝不是“一泻”就能解决的。要解除便秘的困扰首先应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看看您的结肠、直肠和肛门等有没有解剖学上的异常,如果有,就要及时手术治疗,这种情况用再多的保健品甚至是药物也是无济于事的,若排除了上述情况,就应该从饮食调理入手。应多吃一些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粗粮等。由于现代人吃得比较精细,各种药物甚至是毒物接触得也比较多,肠道茵群往往是失调的。
以“泻”为主的中药谨慎食之
决明子:据中医药典籍。记载,决明子是一种清热通便的药。其性味甘、苦、微寒,人肝、胆经。主要用于风热性的疾病。像肝火上亢引起的目赤肿痛、头晕目眩、高血压、肠燥便秘等。由于它性寒,所以只适用于肠胃燥热而引起的便秘。如果是因为胃阴不足或是年老、产后体质虚弱引起的便秘使用该药则会损伤阴气。一时使用,可能可以通便,但是,若长期使用将损伤肠胃,使之更加虚寒,反而会加重便秘,弄得得不偿失。
芦荟:近来芦荟非常风行,由于它外用可以治疗一些皮肤疾患,有一定的“美容”作用,所以,很多人都在家里种植,使用其汁液来外敷。但是,近来一些生产商将芦荟加到内服的保健品中,宣称它可以“清肠”,可以清理肠道内的毒素,从而可以美颜、强身、祛病云云。而且还声称芦荟是纯天然的植物,使用后没有任何毒副作用。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来看看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芦荟中有哪些成分。其主要含:芦荟甙、异芦荟甙、芦荟大黄素、树脂及挥发油等。这些物质对肠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所以可以清热导泻、清肝、杀虫。但就是因为它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可使黏膜充血,此外,还有兴奋子宫的作用,所以,经期、孕期的妇女绝对不能使用。
大黄:大黄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种中药,常用的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就含有这种药物。它可以解毒通便,所以,当我们偶尔出现便秘时可以服用一些大黄来通便。但要提醒受便秘困扰的人们.千万别长期服用。更不能把大黄当成保健品来服用。大黄中主要含有大黄素、大黄酚等物质,这类成分在化学上被称为“蒽醌”类,据世界卫生组织称,长期大量服用含有蒽醌的中草药可导致肝炎。而国外的研究则表明:常服用含蒽醌的泻药有可能导致肾盂癌和输尿管癌。所以,专家建议消费者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宜服用含有蒽醌的草药超过一到两个星期。把它当成日常的保健品来服用无异于饮鸩止渴。
番泻叶:番泻叶是一种常用的泻下药,由于其作用显著,临床上常用于直肠检查、术前清洁肠道等。尽管其泻下作用明显,却不能作为常用通便药物来用,若大剂量服用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过量服用或久服可引起肠道炎症性充血,使肠内的水分急剧下降,造成肠内干燥少液,大便燥结。不但不能治愈便秘,而且会延误病情。平素脾胃虚寒、便溏者不宜服用。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非常复杂,单靠番泻叶无法“一泻了之”,而且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一般为3—
便秘的4种中医分型
根据中医的观点,便秘绝非单~的原因造成的,至少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燥热内结
此类便秘主要由过食辛辣厚味的食物,过量服用温补之物或是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而引起。其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燥、连日不通、小便短赤、口臭、口舌生疮等。此种便秘被称为“热秘”。故治疗应以清热通便为主。治疗该种便秘有一经典方——小承气汤,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减,方中主药为厚朴、枳实、大营、伞瓜蒌、火麻仁、郁李仁等。
气机郁结
这类便秘和人的精神状况有很大的关系。长期的情志不舒、忧愁思虑再加上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大肠传导失职,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这部分患者往往大便并不干燥。只是排出比较困难,所以被称为“气秘”。既然是气滞。治疗时则应顺气行滞、降气通便。应选用“六磨汤”进行加减,可选药物有乌药、沉香、枳实、大腹皮、瓜蒌仁、火麻仁、槟榔、大黄、陈皮等。
津液不足
脾肾虚寒
多见于年高久病者,这类患者大多肾阳虚损,故而阴邪凝滞,导致肠道传送无秘”。既是“冷”,治疗时就应使用热性的药物或方剂,以温补肾阳、润下通便。可用“济川煎”加减。与其他类型不同,应以肉苁蓉、巴戟天、当归、火麻仁、沉香、木香等药物为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