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慎用解热镇痛药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现在已进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发烧是常见的症状,少不了要用解热镇痛药。然而,近日不少读者从有关媒体上看到“吃百服宁会得白血病”的传言,感到很困惑,百服宁已用了很多年了,是不是真有类似的副作用?有关专家指出,根据临
现在已进入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发烧是常见的症状,少不了要用解热镇痛药。然而,近日不少读者从有关媒体上看到“吃百服宁会得白血病”的传言,感到很困惑,百服宁已用了很多年了,是不是真有类似的副作用?有关专家指出,根据临床经验和分析百服宁的成分,认为该药不会诱发白血病。目前药监部门并没有下发停止其使用的通知,该药仍然可正常使用。
解热镇痛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之一,滥用或加大剂量使用,可产生显著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比如服用此类药后可能会使一些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降低,极少数特别敏感的人可能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热是一种防御性反应,若体温过高则会引起并发症,需及时退热。解热镇痛药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可使发热病人体温下降至正常,但不影响正常人体温,是较理想的退热对症处理措施之一。当然,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发热,绝不能见热就退,滥用解热镇痛药。对原因不明的发烧千万不要盲目服用解热镇痛药。因为发烧只是一种症状,它的病因非常复杂,不仅感冒、炎症可以引起,多种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也会使人的体温升高。由于此类药物通常是对症治疗,如果病因未除,当药物作用消失后,体温即再回升,故发热病人还应着重进行病因治疗。病因不明的发热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否则用药后,虽然暂时把热退下来了,但是容易掩盖疾病症状,不能解除疾病的病因而影响诊断。比如患伤寒而发热的病人,在未明确诊断之前若使用解热镇痛药退热,会使热型变得不典型,从而给诊断带来困难。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应慎用此类药物。由于其退热作用较强,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使用此类药物要严格掌握剂量,避免由于大剂量使用引起体温过度下降和大汗淋漓引起虚脱。除用于风湿热及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外,一般使用解热镇痛药疗程不超过一周。由于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明显刺激作用,可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和出血,故消化道溃疡病患者禁用此类药物。此类药物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对因造血功能不全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就是含安乃近或氨基比林的复方制剂也应禁用。因此,老年人使用解热药要特别注意。用药后,一旦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当地药监部门反映。医药养生保健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