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三阳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20:55:32
核心提示: 出《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为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之总称。《内经》二阴三阳概念是在《周易》“阴阳太少”基础上对阴阳层次进一步分化,即在中阳与太阳之间增人“两阳合
出《素问·阴阳离合论》等篇。为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三阳)、厥阴(一阴)、少阴(二阴)、太阴(三阴)之总称。《内经》二阴三阳概念是在《周易》“阴阳太少”基础上对阴阳层次进一步分化,即在中阳与太阳之间增人“两阳合明”之阳明,在太阴、少阴之后增入“两阴交尽”之厥阴。这些概念在中医学有多种应用,口径并非完全一致,如:①代表手、足十二经脉;②联系人体十二脏腑的属性;③说明脉象的阴阳浮沉;④运气学说用以作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标识;⑤《伤寒论》用以命名外感热病的六个阶段及其相关证候。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