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杂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20:55:32
核心提示: 证名。见《丹溪心法》卷三。一作嘈杂。俗称心嘈。指自觉胃中空虚,似饥不饥,似痛非痛,热辣不宁之状。有火嘈、痰嘈、酸水浸心作嘈、气都膈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火嘈症见食已即饥,虽食不饱,治宜降火,可用和中汤、三圣丸
证名。见《丹溪心法》卷三。一作嘈杂。俗称心嘈。指自觉胃中空虚,似饥不饥,似痛非痛,热辣不宁之状。有火嘈、痰嘈、酸水浸心作嘈、气都膈膈作嘈及蛔虫作嘈之分。火嘈症见食已即饥,虽食不饱,治宜降火,可用和中汤、三圣丸(《景岳全书》:白术、橘红、黄连)、左金丸等方。痰嘈症见气闷多痰,似饥非饥,不欲饮食,治宜和胃化痰,可用白术丸(《杂病源流犀烛》:白术、南星、半夏)、曲术丸;若系痰火,可用三补丸(《证治准绳》:黄芩、黄连、黄柏各等分)加半夏、苍术。酸水浸心嘈,多因脾胃虚寒,水谷不化,故停饮作酸,症见泛吐酸水,治宜温中和胃,可用温胃饮、六君子汤;伤及阴分者,用理阴煎、金水六君煎。气郁胸膈嘈。症见胸膈痞闷,脉沉而涩,治宜理气宽胸,可用气郁汤。蛔虫作嘈,驱虫自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