瘭疽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20:55:32
核心提示: 病名。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蛇瘴、漂疽、拾著毒。疽发于手指端或足趾端者。由外伤感染,毒入肌肤、筋脉所致,或由脏腑火毒凝结而成。《外科大成》:“瘭疽…初如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如豆,大者如梅如李,肿痛应心
病名。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又名蛇瘴、漂疽、拾著毒。疽发于手指端或足趾端者。由外伤感染,毒入肌肤、筋脉所致,或由脏腑火毒凝结而成。《外科大成》:“瘭疽…初如红点,次变黑色,小者如黍如豆,大者如梅如李,肿痛应心,腐筋烂骨,脓如小豆汁”。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初起服射干汤以(《千金要方》:射干、甘草、枳实、干地黄、升麻、黄芩、大黄、麝香、犀角、前胡)水漏芦汤(《圣济总录》:漏芦、白蔹、黄芩、麻黄、白薇、枳实、升麻、芍药、甘草、大黄),外用蟾酥锭,醋研调敷患处。寒热多作者,服黍米寸金丹(《外科正宗》:麝香、乳香、没药、雄黄、狗宝、轻粉、乌金石、蟾酥、粉霜、黄蜡、硇砂、鲤鱼胆、狗胆、白丁香、金头蜈蚣、人乳)。红肿游走不定者,离宫锭(《外科大成》:京墨、蟾酥、胆矾、血竭、朱砂、麝香)涂之。毒甚者,切开祛腐甚至截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