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夏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20:55:32
核心提示: 病名。1又作注夏。见《丹溪心法》卷一。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于夏令发病,故名。多由脾胃虚弱或气阴不足,不能适应夏令炎热所致。患者常于春夏之交忽发眩晕,头疼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等。治宜益气阴,解暑热
病名。1又作注夏。见《丹溪心法》卷一。因有明显的季节性,每于夏令发病,故名。多由脾胃虚弱或气阴不足,不能适应夏令炎热所致。患者常于春夏之交忽发眩晕,头疼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等。治宜益气阴,解暑热。用白虎加人参汤,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升麻,加白芍、黄柏等。2 劳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劳之为病,其脉浮,又手足烦热,寒精自出,脚酸削不能行,小腹虚满,春夏剧,秋冬瘥,谓之疰夏病”。选用黄芪建中汤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