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20:55:32
核心提示: 病证名。出《难经·五十八难》。1发于夏秋季节的一种热性病。见《医门棒喝·湿温》。多因感受时令湿热所致。症见发热持续,头重身痛,胸脘痞闷,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湿偏重者,宜化湿为主,方用藿补夏苓汤、三仁汤等;偏热重
病证名。出《难经·五十八难》。1发于夏秋季节的一种热性病。见《医门棒喝·湿温》。多因感受时令湿热所致。症见发热持续,头重身痛,胸脘痞闷,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湿偏重者,宜化湿为主,方用藿补夏苓汤、三仁汤等;偏热重者,宜清热为主,方用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病情发展,可入营、入血,发生痉厥、便血等变证。本病可见于肠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2 指病见头痛、胸腹满、妄言、多汁、两胫逆冷等症的一种疾患。见《普济本事方·伤寒时疫》。3指疫疠轻症。见《杂病源流犀烛·瘟疫源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