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28 20:55:32
核心提示: ①简称针麻。我国解放后在针灸学术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并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新技术。其法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术前一般按麻醉常现给予辅助
①简称针麻。我国解放后在针灸学术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并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新技术。其法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术前一般按麻醉常现给予辅助用药,进针后经15-30分钟捻转诱导,多数即可开始手术,术间酌情以手法运针,刺激强度以达到镇痛效果而又能为患者所耐受为宜。也可用电针代替手法刺激(称电针麻醉)。手术完毕,即可出针。由于患者在清醒状态和生理机能保持正常的情况下达到痛觉迟钝或消失,故能主动配合手术,且没有某些麻醉药物的副作用,术后恢复也较快。临床上已较广泛地用于头面、五官、颈、胸、腹及四肢的一百多种手术,其有效率达80%-90%(1977年),亦适用于肝、肾、肺功能不正常,休克,体衰等,或对麻醉药过敏的患者。针刺麻醉是麻醉学术一个新的领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项成果。目前仍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加强理论研究,对于所存在的镇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够和内脏牵拉反应等问题尚待解决。针刺麻醉包括体针麻醉、耳针麻醉、鼻针麻醉、面针麻醉、唇针麻醉等。参见各条。2 医书。《针刺麻醉》编写小组编。本书介绍了针刺麻醉简史、特点、理论、方法、常用穴位、针麻在各种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几种常用的电针麻醉仪等,对于针刺麻醉的科研成果作了初步总结。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