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78例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9-12-02 15:55:00
  • 核心提示:  2006年10月~2008年1月,笔者在儿科门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7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78例患儿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7个月;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主要表现为发热(37.8℃~38.8。C)、呕吐、咳

      2006年10月~2008年1月,笔者在儿科门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7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78例患儿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7个月;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主要表现为发热(37.8℃~38.8。C)、呕吐、咳嗽,泻白色或淡黄色稀水样便,日解6~20次不等,多伴见尿少、神萎或烦渴、纳差等兼症,有不同程度脱水。大便镜检有脂肪球,偶见白细胞,无红细胞和脓细胞。

      治疗方法

      以对症治疗为主,根据病情给予阿莫西林50---1OOmg/kg·d,分3---4次口服;妈咪爱每次0.5~1支,每日2次口服;病毒唑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加入等渗葡萄糖盐水中静滴。根据脱水情况予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或静脉补液,用量参照1992年4月颁发的《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确定。

      采用健脾调中解毒止泻汤:炒黄连3g,大青叶、藿香、木香、苍术、炒肉豆蔻、石榴皮各6g,茯苓、白术、莲子肉、炒扁豆各10g,泽泻8g。发热明显者加银柴胡10g,煨葛根8g;呕吐频数者加砂仁5g,白豆蔻2g;口干烦渴甚者加北沙参10g,乌梅3颗;小便少甚则无尿者加薏苡仁10g,猪苓6g;大便频,泄下水样者加罂粟壳3g,禹余粮6g;便见少许黏液者加车前子6g,凤尾草8g;脱水明显,心烦唇焦者用人参3g煎水当茶频饮。每日1剂,分4~6次频服,症状加剧者可日服2剂。

      3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患儿应忌油腻、腥荤、不消化之食物,视病情予米汤、稀饭、面条等易消化清淡食物,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3日内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镜检有少许脂肪球;好转:大便数次减少,或(和)大便性状转好;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本组经治疗,治愈36例,好转2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3.33%。

      体会

      婴幼儿秋季腹泻属中医学“泄泻”范畴中“冷泻”、“水泻”证。健脾调中解毒止泻汤中黄连、大青叶清热解毒;藿香化湿和中;茯苓健脾补中,利水渗湿;苍术、白术运脾健脾燥湿;泽泻分清泌浊,利小便实大便;木香调气疏脾,行气止痛;莲子肉、扁豆补脾固肠,补而不滞;炒肉豆蔻实脾止泻;石榴皮收敛涩肠。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健脾调中,化湿止泻之功,疗效显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