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观察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9-12-02 15:54:00
  • 核心提示:  我们2008年3月~2009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顽固性心衰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64例均为住院患者,心功能按NYHA分级均为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按住院先后顺序),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

      我们2008年3月~2009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顽固性心衰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64例均为住院患者,心功能按NYHA分级均为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按住院先后顺序),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2~82岁,平均71岁;心功能Ⅲ级15例,Ⅳ17例。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8~81岁,平均68岁;心功能Ⅲ级18例,Ⅳ14例。

      治疗方法

      64例患者入院后全部卧床休息,低钠饮食,给氧,并给予病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人参6g,丹参15g,川芎6g,桂枝5g,茯苓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空腹温服,3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肺部哕音消失或显著减少,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肺部哕音减少,心功能改善等于或超过1级;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不变或加重或死亡。

      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32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g6.g%;对照组32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常见于终末期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常心衰症状和体征同时存在,并有心肌能量不足及生化调节机能紊乱等。多数患者心衰时间长,长期服用洋地黄制剂及利尿剂导致患者细胞内低钾、低镁,使患者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并且对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各种治疗反应较差。心衰属中医“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为气阴两虚、痰饮、瘀血凝滞引起,其病位在心,但与肺脾肾密切相关。一方面心气心阳不足,运血无力,血行迟缓而心脉瘀滞。另一方面肺脾肾功能失调,肺气失宣,津液不布;脾阳不足,运化失权;肾阳虚衰,蒸化不及;以致水湿内停,痰饮内聚。瘀血、痰饮又进一步损阳伤气而导致心衰的不断加重。总之,其病机复杂,病程中标本虚实相互影响,瘀血水饮交阻为患。在顽固性心衰的中医治疗中,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是贯彻始终的三大原则。本组采用益气活血汤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其中人参主要含有人参皂苷,具有强心、扩冠作用;联合桂枝、茯苓、丹参、川芎共奏益气温阳、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之功。尤其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效果更佳。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可靠、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