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在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后,短期内可以减少复发率,但长期复发率仍高。我院于2004~2006年共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6例,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以中药治疗,复发率明显降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儿,符合全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一年内有呼吸道感染病史均超过15次以上。46例患儿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2~8岁,伴轻度贫血7例,锌减少1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2—6岁;治疗组23例,男10例,女13例,年龄2—8岁。两组病例按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肺脾气虚,卫外不固,伴有发热、流涕、咳嗽、咯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平素伴有自汗、畏风怕冷、肢软乏力、纳谷不香、舌淡嫩,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等症,两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口服液,每次1支(含多肽2mg)。每周2—3次,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有呼吸道感染症状给予消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缺锌患儿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贫血给予富儿血糖浆,疗程1个月。治疗组:在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配以中药治疗,其组成:黄芪lOg,白术lOg,防风6g,桂枝6g,茯苓10g,白芍lOg,党参lOg,生姜3枚,大枣2枚,甘草3g,每日l剂,水煎服,服1个月为第1疗程,后将上药配成药丸,每丸重3g,2~4岁者每日1丸,5—8岁者每日2丸,每日2次口服,服2个月为第2个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判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疗效标准制定:①显效:呼吸道感染半年未复发;②有效:呼吸道感染次数半年内较以前减少6次以上;③无效:呼吸道感染次数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10例,占43.5%;有效6例,占26.1%;无效7例,占30.3%;总有效率69.7%。治疗组:显效18例,占78.3;有效4例,占17.4%;无效l例,占4.3%;总有效率95.6%。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服中药第1疗程和第2疗程时,较对照组比较,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尤其以服药3个月改善明显,表现为发病次数减少,每次发病症状减少,时间缩短,在全部患儿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且贫血、缺锌均得到纠正。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结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3 78.3 17.4 4.3 95.6
对照组 23 43.5 26.1 30.3 69.7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4、讨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与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密切相关。另外,锌是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有关酶所必需的物质,缺乏时影响免疫反应细胞的复制,削弱免疫功能,还可以影响维生素A在肝内的动员,从而影响维生素A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分泌及完善作用,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中医学认为,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或禀赋不足,肺脾气虚,在气候突变,寒温失常,调摄不当时易诱发本病,方中茯苓、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安内攘外;黄芪、防风益气固表,诸药合用共奏固表祛邪之功,增强抗病能力。如要获得更好而稳定的疗效,需要患儿坚持长时间服药,及时补锌、铁等物质,另外本病的治疗除了药物调整外,还要让患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和锻炼,加强护理也非常重要。
通过临床观察,中西药合用标本兼顾,相辅相成,在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