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慢乙肝4个关键点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燕玲 王凤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时间:2009-05-21 09:14:00
  • 核心提示: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危害性之大,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因此,有效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范围之广、发病率之高、危害性之大,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因此,有效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慢性乙型肝炎属中医“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经常见到的有食欲不振、疲乏、腹胀、腹满、肝区疼痛或不适、烦燥易怒、恶心呕吐等,而中医药的疗效往往首先体现于患者对自觉症状的好转。

      从中西医结合疗效特点来说,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炎退黄、加快损伤肝组织的修复、阻止肝纤维化的进程,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正是其优势所在。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四个方面比较关键:

      重视心理疏导

      很多患者由于对乙肝的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过分忧虑恐惧,加之来自社会、家庭、亲朋好友的疏远、歧视,令他们自卑,情绪低落,忧愁焦虑,并有苦不敢言,这更影响患者的抗病能力和病情恢复。有些人还轻信广告,四处求医,乱治疗,乱用药,不但疗效不好,花费钱财,反而越治越重,进而增加心理压力,“包袱”越背越重,严重影响了康复。

      情绪影响肝功能,负性情绪会加剧乙肝的慢性化和恶化,良好心态有利于慢乙肝的恢复。由于每个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期望值不同,很可能在治疗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情绪和思想上的波动,医生应及时疏导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结合不同文化水平、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采取针对性的进行基本知识和不同侧重点的讲解;鼓励疾病时间较长的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关心病人,了解家庭对疾病态度,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危害性的认识;鼓励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推荐个体化的饮食结构和运动方式。

      借助西医学指标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古代由于条件所限,对于疾病的诊疗,只能通过四诊合参进行,如对黄疸的治疗,一般经几周可缓解或消退。但黄疸是否彻底痊愈,还要查肝功能。因此,判断疗效要有客观的标准,借助一些现代的生化指标,便于疗效的观察。

      注重个体化治疗

      鉴于影响慢乙肝的因素错综复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特殊性,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所谓个体化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选用适合各自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的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对乙肝患者进行“专人专方”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

      提高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是影响慢乙肝治疗的重要因素。服药依从性就是患者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对其用药健康方面的指导时。提高服药依从性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使患者以最少的费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终不仅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个体化用药方案,且可使方案得以正确实施,加快病情好转或康复。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许多患者对长期服药特别是服进口的抗病毒药经济上难以承受,易产生没有症状就不服药或转氨酶控制后即停药现象。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慢乙肝患者转氨酶正常后,不能立刻停药,一旦突然停药,很可能出现转氨酶的“反弹”,“反弹”后的转氨酶水平可能超过治疗前,应慢慢减量,维持用药一段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