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pleunal elwlon)系指胸腔内液体过量积聚,临床将PE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种。是常见病,多发病。蒙医认为胸腔积液是由于外界诱因使体内固有的“三根”失去相对平衡,肺功能受损,其新陈代谢严重受阻而肺内黄水增多引起的,以除黄水、断黄水来源为治疗原则。除了根据病情采用必要的对因和对症治疗外,胸水的局部引流也非常重要。本文前瞻性研究采用蒙药结合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与单纯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术作比较,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2004年1月一2007年12月,住我院的经 x线、CT、B超检查和治疗性诊断确诊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蒙药结合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I组)、单纯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Ⅱ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组(Ⅲ组)。其入院时的病情概况见表l。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1.2.1引流方法:患者入院确诊后即予蒙药结合胸腔插细管持续引组、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组、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弓流组。穿刺部位多选在液后线或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问由B超定位。常规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I组病历: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早服用石榴4味散3g、晚服用博勒曼7味散3g。Ⅱ组病历:采用单纯的胸胺插细管持续引流。Ⅲ组病历:采用传统的分次胸穿抽液引流法,首次抽液不多于700ml,每3天抽1次。1.2.2疗效判断及并发症观察采用胸腔B超判断引流后胸水的吸收情况。当B超所见的最大液性暗区小于10nm时视为显效,并作为停止引流的特征。此时的住院时间为胸水吸收时间。
引流中或引流后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气急、咯白色泡沫痰以判断有无复张后肺水肿、摄x线胸部平片等。停止引流后询问患者有无穿刺点疼痛。出院前行胸部B超检查。1.2.3基础治疗:3组患者都用相同的正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采用必要的对因和支持对症治疗。1.2.4随访:3组患者均采用门诊、电话、信函结合的随访方式。1.2.5医疗费用:按实际发生额计算,单位为人民币元。1.2.6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越资料采用t检验。2结果2.1胸水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结果显示,与Ⅱ组、Ⅲ组病例相比较,I组病历胸水吸收快(P<O.01),住院时间短(P<0.05),医疗费用低,并且0I流结束后,并发症发生率低(Jp<0.01)。
3讨论
由于不同的病因,产生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除了正规的抗病因治疗外,胸水的引流以解除压迫症状是其中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环节。迄今,分次胸穿抽液引流法仍在教科书和有关文献所推荐的常规方法。胸水时间长所致胸压增大,导致并发症的产生以及不宜于病症的治疗,所以尽快引流胸水是抑制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和治疗病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的结果支持这一推论。前几年,施毅等介绍了导管针穿引流法,效果显著。蒙药结合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相对于单纯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术、胸腔分次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法有如下优点:①微创,局部损伤小,患者易接受。②引流管细软,可下置到最底点,可随时调整插管放置的位置。③此管可留置3个月。更利于肿瘤患者。④避免多次穿刺引起患者恐惧和局部损伤。⑤胸水消失快,避免或减轻包裹性积液、气胸及反复胸穿引起的胸痛,患者可以带管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激发感染。⑥该法操作微创性,易为患者接受等。
胸穿抽液虽然也可控制引流速度,但因刚性针头留在胸腔内而不宜随意改变体位,因而不宜彻底引流而多次穿刺;同时也容易刺破脏层胸膜而发生医源性气胸。多次胸穿易使患者产生疼痛、心理紧张或恐惧感而易发生胸膜休克。胸水由于不能在短期内引流,存留在胸水内的化学物质易刺激和沉积于胸膜产生并发症。由于住院时间的延长和并发症、在院内感染的发生、医疗费用也随之增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微创胸腔插细管持续引流法配合正规病症治疗,方法简便安全,疗效确切显著,并发症少,减少疼痛和心理压力、医疗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