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合治乙肝纤维化效果好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燕玲 张引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 时间:2009-04-15 10:42:00
  • 核心提示:  据统计,我国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达2000万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伴有肝纤维化。如未接受正确治疗,20%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多缠绵反复,预后多较差。如何治疗这类患者,是世界性难

      据统计,我国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达2000万人,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伴有肝纤维化。如未接受正确治疗,20%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多缠绵反复,预后多较差。如何治疗这类患者,是世界性难题。

      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其中病因治疗是首要对策,如抗病毒治疗、戒酒等,可以减轻肝脏的持续损伤,减轻肝纤维化的进展。但是病因与抗炎治疗不能等于和替代针对细胞外基质代谢与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抗纤维化治疗。目前的治疗不能完全消除病因,例如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那么少量残存病毒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损伤肝细胞后,仍然可以刺激肝纤维化的形成。

      中医学中无纤维化一词,但一些与结缔组织增生相关的疾病均有中医描述的瘀血或癥积痞块特征。中医认为,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正衰邪盛,温热未尽;关键在血瘀,病理表现为肝纤维化形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抗肝纤维化中药的研究如下:

      1.单味中药:实验和临床证实,有抗纤维化作用的中药有丹参、桃仁、冬虫夏草、汉防已甲素、当归、黄芪、茯苓、柴胡、红花、甘草、苦参、泽兰等。

      2.复方中药: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机制复杂,中医辨证认为,除血瘀外,尚有湿热、肝郁、脾虚、阴虚等证,晚期患者兼有气滞、湿遏、热蕴、痰阻和正虚表现,单味药难以起到整体治疗效果;复方中药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祛邪、扶正、补虚、健脾、益气、补肾,长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阻抑肝纤维化发展,甚至逆转已形成的肝硬变。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复方鳖甲软肝片等,都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能使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组织病理学上明显改善,而现在还没有一种西药具有这样的疗效。

      临床上,西药抗病毒药能有效地阻抑病毒复制,促使肝病患者长期缓解,但HBeAg甚至HBsAg血清阴转不等于治愈;对慢性HBV感染采用单纯抗病毒治疗不能达到最终目的;加之IFN-γ应答率低、不良反应大,核苷酸类似物停用后易迅速复发,均是抗病毒治疗的缺点。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主要优势是抗纤维化及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整体治疗,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或改善症状等方面有独到之处。临床过程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