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 时间:2009-03-04 15:04:00
  • 核心提示:  近3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50例,年龄19~50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双眼患病10例,单眼患病40例;急性期38例,慢性期12例。前葡萄膜炎28例,35只眼,视力0.1~O.5;后葡萄膜炎1

      近3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患者50例,年龄19~50岁,其中男30例,女20例;双眼患病10例,单眼患病40例;急性期38例,慢性期12例。前葡萄膜炎28例,35只眼,视力0.1~O.5;后葡萄膜炎16例,18只眼,视力O.02~0.1;全葡萄膜炎6例,7只眼,视力:手动3例,指数3例。

      治疗方法

      1%阿托品滴眼液点患眼,每日3次。

      采用O.05%地塞米松滴眼液或O.5%典必殊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

      全身皮质类固醇应用:地塞米松10~15mg加入10%葡萄糖500mg静滴,7~10天改口服强的松最大量每天50mg,多半用每天30mg,逐渐减量,维持3~5周。因感染因素引起的,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口服消炎痛片25mg,1日3次,用7~10天。

      中医辨证施治:①肝胆火炽型:眼部症状,伴头痛,口干咽苦,大便不畅,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弦数。宜清肝泄热,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②风湿夹热型:眼部症状,伴头重闷痛,肢节酸痛,舌苔黄腻,脉濡数。宜祛风除湿清热,方选抑阳酒连散加减。③痰湿瘀阻型:眼部症状,伴头痛胸闷,纳少,舌苔白腻,脉涩滑。宜祛湿化痰,方选二陈汤加减。④阴虚火旺型: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眼部症状伴头晕耳鸣,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宜滋阴降火,方选滋阴降火汤加减。

      对早期急性病例,予清热解毒之剂,加黄连、水牛角、柴胡、黄芩、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等。病患日久不愈,免疫功能低下,则予益气补血之品,加党参、黄芪、生地黄、熟地黄、云茯苓、淫羊藿、女贞子、雷公藤等。

      治疗结果

      治愈:眼部及全身症状消失,睫状体充血消退,房水混浊(一),玻璃体混浊减轻或基本吸收,视力提高到发病前水平,随访2年未复发者,36只眼;有效:眼部症状基本消失,房水(±),玻璃体混浊好转;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20只眼;无效:眼部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4只眼。

      讨论

      目前各类葡萄膜炎治疗均用皮质类固醇全身及局部治疗为主,但存在副作用大,易反弹,不能防止复发等缺点。为提高疗效,笔者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整体,局部器官与五脏六腑均有密切联系。中药具有改善和纠正血液循环障碍,对多种球菌及杆菌有抵抗作用,并能促进伤口愈合,促进增生物转化、吸收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少,有防止因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出现副作用的功能。部分中药如水牛角、生地黄、熟地黄、淫羊藿等皆有皮质类固醇作用而无副作用,禁忌少,对于不适宜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亦可应用,并使病情稳定好转。

      综上所述,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经临床观察验证,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讲一步探讨运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