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颅脑损伤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2-17 09:59:00
  • 核心提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外科在1999年8月~2002年12月间以中西医结合法救治110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效果满意,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了依据。  研究人员介绍,本组1100例患者中,西医治疗时根据伤情及CT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外科在1999年8月~2002年12月间以中西医结合法救治110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临床效果满意,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提供了依据。

      研究人员介绍,本组1100例患者中,西医治疗时根据伤情及CT所见,有手术指征即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者以利尿、甘露醇脱水、止血、应用抗生素、预防消化道出血、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神经营养及吸氧、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合并伤者及时行专科治疗。中医治疗根据入院早期辨证以活血祛瘀、通窍醒脑等治法为基础进行施治,运用中成药如川芎嗪、血塞通、醒脑静等,汤药选用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结果表明,1100例患者中治愈1021例,中残17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8例(其中中型颅脑损伤死亡3例,重型死亡11例,特重型死亡34例)。

      研究人员认为,中医辨证施治可改善微循环,减轻继发损害,改善脑供血和人体内环境。脑损伤后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神经递质等均升高,大量脱水、止血药的应用,使血液浓缩,脑挫伤后凝血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脑血管痉挛,加重脑微循环障碍,2次脑损伤加重。活血祛瘀药物能有效地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纤溶活性增强,加速纤维蛋白溶解,增强吞噬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和促进损伤后有毒分解产物、代谢产物排泄,有利于破裂血管的修复和血肿吸收,减少2次脑损伤,促进脑细胞神经元功能恢复。临床观察发现,静脉应用活血祛瘀之中成药如川芎嗪、血塞通、醒脑静等,未见出血增加或出血,但能促进水肿和小血肿吸收。早期鼻饲或口服中药汤剂,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促进血管活性物质和神经递质的代谢和排泄,改善微循环,减少肠道菌群失调,减少内毒素吸收,从而减轻2次脑损伤。

      研究人员指出,总结本组病例救治情况,结合最近国内资料比较,本组治愈率高,致残率和死亡率低。提示运用中医学的整体观进行综合辨病辨证,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能提高颅脑损伤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化和随机对照研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