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白血病的诊断及治疗中,仍以西医为主。其优势在于可借助相关仪器对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可随时了解、检测病情的发展状况。在治疗上,西医主要以化疗为主,可迅速杀灭白血病细胞,使病情短期内得以控制缓解。而近年来的骨髓移植术,使白血病的治愈成为可能。西医在以上这些方面均领先于中医学.
但西医治疗在具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亦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如长期或频繁的化疗,容易使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及出现骨髓抑制,此为化疗失败的最大原因之一。且化疗药物均会引起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破坏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等毒副作用,而使病人继发贫血、发热、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这也成为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骨髓移植术作为目前治愈白血病的唯一方法,也因其费用昂贵、配型难找等原因,使很多患者难以实施。
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的医学。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助于深入认识白血病的本质,且运用中医逆向思维的方式,审证求因,可以从白血病所显现的表面证候探其内在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又以“四诊”“八纲”“脏腑经络”,对其所呈现的证候进行整体、细致的分析,且能对白血病不同阶段做出动态的处理。
中医学对于白血病发病的认识是:人体正气虚弱,邪毒入侵,内因外因相互作用而发病,故在临床治疗中常采用益气养阴之法以扶正补虚,活血解毒之法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在白血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药因其纯度不高,所以在白血病的长期治疗中不易产生耐药性,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更注重人的整体状况,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疗原则,以提升人体自身抗病能力为主要目的,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人因贫血、发热、感染、出血等引起死亡的几率。
临床经验证明,中医药对白血病确有治疗作用,如长春花、狗尾松、青黛、黄金石等中药均含有临床化疗药物的有效成分,并配以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之中药,用于应用化疗方法可缓解病情的患者,在控制其病情复发,延长化疗时间上有肯定效果。在化疗期问,配合扶助人体正气、维护血象的中药,不但能明显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且能让患者更好地去耐受化疗,从而提高化疗的效果。因此,中医药在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先生在其主编的《经济实效谈治病丛书》中说:“至少在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是医生和患者的最佳选择,忽视任何一方都将后悔莫及。”因此目前在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应该提倡病人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让病情得到最好的控制与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