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林鸿国,黄学阳 时间:2008-06-26 15:55:40
  • 核心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据统计,美国DVT年发病人数超过100万,并发肺栓塞死亡超过20万,80岁以上发病率为10.7%rl J。我国近年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吴氏在2003—2005年连续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据统计,美国DVT年发病人数超过100万,并发肺栓塞死亡超过20万,80岁以上发病率为107rl J。我国近年DVT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吴氏在2003—2005年连续调查外科、骨科等围手术期患者,发现大手术后DVT发病率在45%左右。DVT可引起下肢肿胀疼痛,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及治疗,可导致肺栓塞或截肢,遗留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20059月一20079月,本院血管外科共收治DVT患者85例,均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5例,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3382岁,平均(5124-62)岁;病程最短2 d,最长3个月,平均(83±55)d,其中病程<2周者60例,占全部病例数的70%;发病部位左下肢者59例,右下肢者26例;其中周围型者15例,中央型者3 l例,混合型者39例。所有病例均行下肢静脉彩超明确诊断(血管彩超提示管腔内大量血栓,血流中断),查D—II聚体水平均大于500 ngmL。入院时,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肤温升高,伴或不伴有下肢疼痛,严重者患肢较对侧周径增加近10 cm

    2治疗方法

        无论病程长短,入院后均要求患者绝对卧床1周,患肢抬高1530。。禁忌按摩患肢。21  西药治疗

    根据凝血情况,行溶栓、抗凝及祛聚治疗:09%氯化钠溶液100 mL+尿激酶2030u,静滴,日1次;09%氯化钠溶液100 ml+肝素钠6 250 u,静滴,日两次;潘生丁25 mg口服,日3次。或波立维75 mg口服,日1次。疗程714 d。停用肝素钠前两日加用华法林125mg,口服,日1次,疗程23个月,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22中成药治疗

        静滴生脉注射液50 mL、丹参酮30 mg,日1次,疗程714 d

        23中药汤剂治疗

        以益气活血利湿为法,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基本方药如下:黄芪、五爪龙、白术、丹参、当归、地龙、牛膝、海桐皮、桃仁、红花、川芎、薏苡仁等。大便不通者加枳壳、厚朴;伴发执、口干者稍加黄柏、知母。

    3结果

    本组85例患者住院期间均获得临床好转,治疗后1周复查下肢静脉彩超可见血流部分再通或良好的侧枝循环形成。平均住院时间8 d,治疗后35 d开始出现症状缓解,无出现肺栓塞及静脉性坏疽者,治疗期间无发生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85例患者随访2个月~1年不等,未发现急性下肢肿胀、疼痛再发者。

    4讨论

        DVT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19世纪中期,Virchow提出静脉血栓的血流滞缓、血液高凝及血管壁损伤三大病因,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普遍公认并广泛应用。该病高发于骨折、手术、下肢血管损伤、恶性肿瘤、妇女妊娠产后、高龄等患者。

        目前,DVT的治疗有手术取栓、介入溶栓、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笔者认为,人体是有机的生命体,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可通过代偿机制、体内平衡机制(如凝血与抗凝等)以达到新的平衡,即中医的阴阳调和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是一种体内暂时的失衡.在其未导致不可逆的失衡状态下(股青肿”),完全可以通过辅助体内平衡机制的方法以治病。手术取栓虽可一次性取出大量血栓,缓解肢体水肿,但术后静脉再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而且不能降低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故我们认为除非合并股青肿并可能出现患肢坏疽,否则不轻易选择手术取栓。介入治疗虽近年来为临床医师所青睐,但因其潜在的并发症及医疗费用、设备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尚不能在广大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股肿范畴。其病因现代医家则众说纷纭,虚、瘀、痰、湿、热、寒等均有论述。广东省名老中医蔡炳勤教授根据多年的从医经验总结出股肿发病的一般规律:罹患股肿者,多有久站久立病史、或长期卧床、或产后、或大手术后,而久站、卧床、产后及术后均能耗伤人体之正气,气虚则血液瘀滞而为瘀,血不利则为水,故临床表现以肿胀为主,实属本虚标实之证。这与Virchow提出的血栓形成的原因中血流缓慢、血粘增高不谋而合。至于血管壁损伤所致的DVT,则多先形成血瘀,亦伴有气虚表现,如本组中有3例患者曾有多次股静脉注射毒品病史,长期吸毒可严重损伤正气,就诊时可见疲倦、喜睡、脉细等气虚表现。故针对股肿病因病机的一般规律,蔡教授主张标本兼治,强调顾护正气的同时,加强活血化瘀,兼以利湿消肿,在临床上屡建奇效。我们在总结蔡教授治疗DVT的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案,即以黄芪、五爪龙、白术及生脉注射液固本,以桃仁、红花等及中成药丹参酮活血化瘀,并将西药常用的尿激酶、肝素钠、华法林作为活血之品加强通瘀之力,且适当减少尿激酶、肝素钠、华法林等的用量,不仅充分发挥了药物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长处,也有利于减少溶栓、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性并发症,提高临床安全性,为DVT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规范化的方案雏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