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走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经口感染。霍乱弧菌容易在江河、河涌等水体中,尤其是江河人海口和近岸的咸淡水中存活,常常通过未煮熟的生冷食物,鱼、虾、花蛤、螺、捶等水产品或直接饮用受污的生水而感染人。霍乱全年均可发生,特别喜欢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节霍乱主要症状有:无痛性腹泻,剧烈泻吐,脱水性休克等,如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保健措施:
1、发现病情。立即隔离.送往医院。
2、按病人呕吐情况给子流质或禁食。
3、不喝生水,不要用未经消毒的江河水清洗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和刷牙。
4、进食食物应彻底清洗、煮熟煮透.避免进食生的或未经彻底煮熟的食品.特别是海产品。
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中医理论认为,湿温病邪由口鼻而人,主要蕴结脾胃而造成病损。本病初起以湿邪阻遏卫气为主要病理变化。湿热抑郁肌表则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身热不扬等卫分证:脾胃受损、运化失常、湿邪停聚、阻遏气机,则见胸闷脘痞,舌苔厚腻等气分证。初起阶段,虽湿中蕴热,但多见湿重于热证。素体中阳偏旺者.则邪从热化而病变偏于阳明胃,素体中阳偏虚者。则邪从寒化而病变偏于太阴脾。病在太阴则湿重热轻,病在阳明,则湿轻热重。湿热化燥化火,即可深逼营血,血络受伤则出现斑疹及出血,肠络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而阳气外亡。热盛日久则耗损阴液而出现邪去正衰余邪未净之证。
伤寒病人由于持续高热,基础代谢率增高,、据测定,体温每升高
保健措施:
成人每天至少从饮食中摄入热量2500~3000千卡.如食欲欠佳.也要保证供给2000~2400千卡为宜。其中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以上.因碳水化合物最易消化和吸收,若用量充足.可减少机体组织的消耗:蛋白质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5-2.
在患者发热期间.一定要给以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为宜。每隔2-3小时吃一次.每次200-250毫升,每日进食6"7次。一般在退热5天左右,可逐渐增加食量,可吃无渣半流食物.如稠米粥、软米饭、鸡蛋挂面、肉末细面条、薄馄饨皮、嫩菜末、菜泥等。病人有胀气或腹泻时,注意少吃或不吃牛奶、豆浆和蔗糖等食品。退热10天后,视病人的精神状况、食欲和消化能力灵活掌握.适当调整饮食的质与量.逐渐改为正常饮食.使病人既能多进食,保证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又不致于因饮食不当而引起意外。
病人要格外注意饮食.禁忌一切坚硬生冷、油炸和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豆芽等)和有刺激性的调味品;更不要暴饮暴食。病人家属要时时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病人突然剧烈腹痛、大便呈黑色或直接便血时.多半是发生了肠出血或肠穿孔.要立即报告医生并暂停一切食物和饮料。对所有伤寒病人.从发病一直到恢复期(1个月左右),自始至终都需要注意饮食.免得发生意外。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感染中毒性疾病,常常为集体发病.主要是进食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其主要的致病菌为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如果进食未煮熟的肉类、蛋、乳品、海产品等食物,或吃隔夜或隔餐食物,都可引起中毒。
食物中毒一般起病急,上腹不适,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腹
泻轻重不一,每天数次至数十次,多为黄色稀便、水样便或粘液便。吐泻严重的可出现口干、舌燥、眼眶下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表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保健措施:
1、立即饮用大量的干净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2、用手指压迫咽喉催吐.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排出。
3、尽量减少到饭店聚餐的次数.选择条件较好的饭馆进餐。
4、搞好饮食卫生.不进食变质食物,及未煮熟的肉、鱼、蛋类食物,慎食海产品。
5、尽早到医院就医。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多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其传染的途径,一个是被污染的水、食物;二是被污染的生活物品,人们接触物后,经手从口入,引起疾病;再一个是苍蝇、蟑螂等,它带的病原菌污染了食品或者污染物品,人们接触食用过被感染。
保健措施:
预防传染性疾病.切断传染源是最重要的。如养成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手要洗净;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用食物要煮熟蒸透等。
同时要避免与腹泻病人密切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此外,还要注意防蝇、灭蟑。
对于感染性腹泻.其治疗原则是:第一预防脱水.第二纠正脱水,第三继续饮食.第四合理用药。一般来说由于急性水样便腹泻患者约70%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一般不用抗生素.要做好液体疗法,重症患者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总而言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