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乳腺导管扩张。管腔内分泌物瘀滞导致炎性改变及导管周围炎症的慢性炎性改变,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临床难以根治。笔者从2004。2007年10月采用中蒙药内外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56例患者均为2004—2007年10月间来门诊就诊的患者,年龄在20-45岁者50例,45岁以上者6例。
1.2诊断标准:56例患者均符合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发作期限西医诊断标准,症见乳晕周围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与触痛等局部炎症表现,半数患者可以出现质硬,界限不清,活动差的肿块,伴有乳头内陷,单侧或双侧乳头溢乳,溢液为浆液性或黄色分泌物。全部病例均经过彩超、钼靶 X片检查,排除乳腺癌及纤维瘤等其它疾病。
1.3一般资料:符合上述病例选择标准的5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病程为14天~2年,可反复发作。其单侧红肿热痛及肿块者50例,伴乳房溢乳者5例,双侧红肿热痛及肿块者l例。
2治疗方法
本组56例病人均采用中药内服结合蒙药外敷治疗。中药内服自拟验方清热消肿汤:金银花
3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浆细胞性乳腺炎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局部红肿热痛及肿块消失无溢乳。好转:红肿热痛减轻,肿块局部消失,溢乳减少。无效:局部红肿热痛及肿块无明显改善,溢乳无改善。
3.2结果:治愈40例(71%),好转12例(21%),无效4例(8%),总有效率为92%。
4讨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是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功能紊乱,乳头和乳晕下大导管内含脂质类分泌物积聚引起乳管扩张,以后这些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不断刺激乳管周围组织引起炎症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肿块,其内可见大量浆细胞。中医学根据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特点,将该病归属于中医乳痈等范畴,顾伯华教授认为,素有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郁气滞,营血不从,气血瘀滞,结聚成块,郁久化热,蒸酿肉腐而成脓肿,溃后成瘘,所以内有郁火,邪气阻滞经络,营卫不和。治宜疏表清热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法。蒙医学认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属于粘琪索希拉范畴,是粘琪素希拉邪侵入乳腺所致。治疗用杀粘,解毒消琪素希拉热消肿之药。本组研究是依据中蒙医理论,内外合法标本兼治发挥中蒙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内服方药清热消肿汤中,金银花、连翘、公英、石上柏、牛蒡子清热解毒,夏枯草、生牡蛎、路路通、炮山甲、石见穿散结通络消肿。蒙药哈布德尔一9具有散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之功。以上诸药内外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散结通络,消肿之功。临床观察证明,上述诸药抑制局部炎症,促进炎症吸收,达到红肿热痛及肿块缩小以至消失的作用。总有效率为92%,用药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