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主要分为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90%~95%)。目前,中西医对本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欠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良好,现将有关心得总结如下。1 中西医对异位妊娠机理的认识
中医认为,造成异位妊娠的原因有:①气虚血瘀。各种原因导致气虚,气不推血,形成血瘀,孕卵无力运行,缓慢或停滞,形成异位妊娠;②气滞血瘀。由于愤怒、抑郁、感受寒热湿邪,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不禁房事,造成气行不畅,血脉不行,气血瘀滞,孕卵运行受阻,形成异位妊娠。
西医认为,造成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有:①慢性输卵管炎。由于慢性炎症造成管腔皱褶粘连、管腔狭窄、管形扭曲及管壁肌肉蠕动减弱,妨碍孕卵通过和顺利输送,造成异位妊娠;②输卵管变形。由于输卵管本身发育异常或子宫内膜异位、盆腔肿瘤压迫及物理性牵引等因素造成输卵管本身或管腔变形,使孕卵正常运行受阻或输送延迟,造成异位妊娠;③受精卵游走等。
总之,中西医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异位妊娠形成的机理,形成各自不同的治疗思路:西医治疗以消炎和纠正畸形为要,中医治疗则以逐瘀、驱邪、理气、补益气血为根本。
2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
一般来讲,由于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压迫、物理牵引损伤、输卵管结扎后再通等造成的异位妊娠及异位妊娠后出现输卵管破裂及盆腔大量积血等症状时宜采用手术治疗。而临床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或病情迁延及有宫腔操作史者,输卵管造影或输卵管通畅试验提示输卵管不通或通而不畅,通常可判定为慢性输卵管炎形成异位妊娠;初次怀孕、无宫腔操作史者通常由于输卵管管壁肌肉蠕动减弱或受精卵游走原因造成异位妊娠,此二者则适用于保守治疗。
3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中西医疗法及作用3.1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原则为杀胚、消炎、止血。杀胚选药主要是甲氨喋呤(MTx)和米非司酮。对于消炎,我们通常选择在治疗妇科软组织感染中被称为“金标准”的克林霉素加庆大霉素。止血药选取止血芳酸或止血敏。上述药物联方如下:MTX 50 mg,肌注1次;米非司酮25 mg,口服3 d,2次/d;另用克林霉素1.
标准为血β-HCG<10mIU/mL:-HCG<IO mlU mL;②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盆腔炎;
标准为血B ②预防和治疗继发性盆腔炎;③
控制慢性输卵管炎进一步发展。
3.2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原则为逐瘀、除邪、扶正,治疗分为3个阶段。①逐瘀消肿,即杀胚消包块。处方如下:赤芍、丹参、苍白术各
中医治疗达到以下目的:①第一阶段协助西医杀胚;②第二、三阶段根据不同病因选方用药,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并为正常受孕奠定基础。对尚未生育的妇女异位妊娠保守涮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输卵管结构与功能,以利下次正常受孕,因此,胚胎杀死后残留包块的消除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重箭l临床上除采取上述治疗方法外,当患者血β一HCG值<10 mid/ml时,可采取一些消除坚实包块的辅助方法。①灌肠法:赤芍、黄柏各
4小结
单纯西药治疗异位妊娠只能达到杀胚与控制炎症的效果,且易使孕卵形成包块;另外,由于异位妊娠的病因尚未根除,加之形成了新的孕卵包块,造成异位妊娠的复发率较高。单纯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由于不能迅速杀死胚胎,容易造成输卵管破裂出血,增加保守治疗的难度。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既综合了中西医各自所长,又能很好地克服彼此的缺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