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是儿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西医研究表明,厌食症多是由于微量元素“锌”的缺乏导致,且临床上已通过补锌予以纠正。笔者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比较单一锌剂的补充效果更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源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符合以下三项者作为选择对象:(1)厌食在1个月及其以上者;(2)近2个月体重不增加或者体重下降者;(3)排除其他急、慢性疾病者。
1.2一般资料符合上述条件的厌食症患儿共9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2例,男282例,女200例。年龄分布:3岁以下230例,3—5岁148例,5—9岁104例;对照组481例,男271例,女210例。年龄分布:3岁以下247例,3—5岁142例,5—9岁92例。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石家庄神威药业生产)和“适贝高颗粒”(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公司)。其中葡萄糖酸锌颗粒7 mg;适贝高颗粒3岁以下
2.2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的食欲、饥饿感、体重及发锌的变化。
3治疗结果
3.1食欲治疗组:显著增加者252例(52.28%),改善者168例(34.68%),无变化者62例(12.86%)。食欲增加者共占87.14%;对照组:显著增加者172例(35.76%),改善者206例(42.83%),无变化者103例(21.14%),食欲增加者共占78.59%(x2 =12.90,P<0.01)。
3.2饥饿感治疗组从无饥饿感到有饥饿感424例(87.96%),另58例(12.04%)仍无饥饿感;对照组从无饥饿感到有饥饿感347例(72.14%),另134例(27.86%)仍无饥饿感x2 =37.57,P<O.01)。
3.3体重变化治疗组治疗1疗程后450例体重增加(93.36%),其中增加O.
3.4发锌变化治疗组治疗后发锌恢复正常者347例(71.99%),发锌不同程度的提高者58例(12.03%),共有405例提高(84.吆%),发锌无变化或降低者77例(15.98%);对照组发锌恢复正常者327例(67.98%),发锌不同程度的提高者48例(9.98%),共有375例提高(77.96%),发锌无变化或降低者106例(22.03%)( x2=6.07,P<0.05)。
4讨论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对食物普遍没有兴趣。研究表明,厌食症多是由于微量元素“锌”缺乏所导致。锌缺乏使唾液中磷酸酶含量减少,味蕾功能减退,发生食欲不振。缺锌还可使羧基肽的酶的活性降低,导致消化功能减低。基于前述理论研究,西医治疗小儿厌食症主要采用补锌治疗,最常用葡萄糖酸锌口服,也有少数应用硫酸锌、甘草酸锌、醋酸锌等口服,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厌食症属于中医“积滞”、“疳症”范围,也有人认为系脾胃虚弱之象,故有健脾益气和胃,或扶脾抑肝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