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快节奏、高竞争常使人精神紧张,而成为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前提,也是促使更年期综合征加剧的重要诱因。目前临床上女性在更年期患上高血压的患者日益增多,两者互相影响,加重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并心理疗法治疗该病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诊断及纳入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0/ISH高血压治疗指南》n的诊断及分级标准;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标准的规定,选择符合阴虚阳亢辨证标准的原发性1、2级高血压并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116例,其中1级高血压52例。2级高血压64例。中医辨证标准为月经失调、烘热出汗、潮热面红、头晕头痛、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情志异常、记忆力减退、舌红苔黄、脉弦数。
1.2一般资料人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年龄42~59岁,平均48.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对照组58例,年龄41~59岁,平均48.2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JP>0.05)。2治疗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平肝养阴安神汤:钩藤
2.2观测指标及方法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测量血压及心率3次;同时对每位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FSH、LH、E2检查。
2.3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临床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d/t分析。
3治疗结果
3.1高血压疗效标准按照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判定。
3.2更年期疗效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三辑)判定。
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显效率50.0%,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1例,无效19例,显效率31.O%,总有效率67.2%。经Pdda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与本组0周时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0.05,AAP<0.0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AAP<0.01;与对照组疗后同期比较*P0.05.**P<0.01
3~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P>0.05)。
4讨论高血压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更年期综合征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郁证”、“脏躁”范畴。更年期的女性肾气渐衰,精血不足,肾中阴阳失调,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见头晕头痛、烘热出汗、烦躁易怒、手足心热,心肾不交导致心烦失眠、健忘。故治宜滋阴潜阳,安神解郁,方用平肝养阴安神汤。方中钩藤专于清热平肝、熄风定惊;鳖甲滋阴退蒸,两药共为君药,以调和阴阳、滋阴潜阳。石决明、生地、青蒿、知母、桑寄生、地骨皮为臣药,石决明、桑寄生均有平肝潜阳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两药均有降压作用,配合滋阴清热之生地、青蒿、知母、地骨皮,加强滋阴清热潜阳之功。佐以益母草、茯苓、合欢皮、郁金、酸枣仁以活血调经安神解郁。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针对高血压合并更年期综合征之阴虚阳亢之病机,在平肝潜阳、滋阴清热的基础上,佐以安神解郁,使阴阳调和,虚热得清,神清气爽,脏腑功能调畅,血压平稳。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进行正确开导露心理疏泄,自我训练,娱乐疗法及关爱疗法,帮助她们正确认识疾病,学会自我宽解,保持乐观情绪,镇定自如,解除思想顾虑,不要过分紧张与焦虑。明确自己仍然具有充分的社会价值。同时动员患者家属及朋友给予患者更多关爱体贴。
本临床研究表明,应用中西医结合并心理疗法治疗高血压合并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能明显缓解头晕头痛、烘热汗出、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症状,并且血压稳定,尤其是3周后舒张压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改善卵巢内分泌功能,使血中雌二醇(B)水平明显提高,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但目前我们只在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有数据资料支持,在心理治疗方面还缺少量化指标,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
1林金秀,吴可贵.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高血压杂志,1999,7(2):97.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g,~14(第3辑).1997:151.
4李殊响.内科疾病的心理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3.
(修回:2008—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