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鞍山市鞍钢立山医院中医科,辽宁鞍山114032;2.鞍山市中心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9.9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304(2008)02-0056-0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的主要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SLE患者中70%以上有明显的肾损害,其中50%可发展到狼疮性肾炎尿毒症“。1993—2006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LN 36例,并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SLE诊断标准。LN的诊断标准为确诊SLE后,同时均有不同程度肾损害表现(持续蛋白尿在“+”以上,或镜下血尿或管型尿和肾功能损害)。
1.2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LN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女28例,男2例;年龄14~46岁,平均(22.4±11.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平均(35.4±11.8)月。治疗组36例,女32例,男4例;年龄13~47岁,平均(23.1±11.6)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7年,平均(36.2±12.4)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O.05)。
1.3中医分型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医证候规范》标准辨证分型,治疗组36例中热毒炽盛型14例,阴虚内热型8例,肝肾阴虚型5例,脾肾阳虚型5例,气阴两虚型4例。对照组30例中热毒炽盛型12例,阴虚内热型6例,肝肾阴虚型5例,脾肾阳虚型3例,气阴两虚型4例。
1.4‘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西医综合疗法,即:激素+环磷酰胺(cTx)+雷公藤多甙+潘生丁。CTX冲击疗法:CTX 16~20 mg/kg体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病情不重者可每月1次,病情重者可每月2次,总量<150 mg/kg,待病情比较稳定,患者无明显不适,各项指标达到正常范围内可考虑停CTX,加雷公藤多甙20 mg,日3次。维持2~3年,临床体征及各项指标正常可停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首始剂量用超大激素冲击,用甲基强的松龙0.5~1.
1.4.2.1 热毒炽盛型本型多见于LN急性活动期。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用狼疮1号:水牛角
1.4.2.2阴虚内热型本型多见于LN亚急性期。治宜滋阴清热、解毒化瘀。方用狼疮2号:生地黄
1.4.2.4脾肾阳虚型本型多见于IJN征迁延不愈者。治宜温补脾。肾、解毒化瘀利水。方用狼疮4号:制附子
l_5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LN活动情况。LN活动指标为:①临床上有器官如浆膜炎等表现;②尿沉渣红细胞增加及(或)尿蛋白增加;③肾功能恶化;④SLE血清学检验恶化(dsDNA上升,c3、c4下降等)。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周和CTX冲击完毕检查上述指标,在维持阶段3~6个月复查1次。一般3个月统计2组之间的缓解率、无效率、复发率。
1.6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日本红斑狼疮症调查班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症活动性判断标准。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稳定,尿蛋白转阴;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消退或缓解,尿蛋白下降50%,血清学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消退或缓解,尿蛋白下降<50%,血清学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治疗3个月以上,上述指标无改善或恶化;复发:尿异常重新出现,尿蛋白或加重,和(或)血清肌酐上升30 gmol/L以上,伴有至少2个以上系统症状重新出现。
2.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CTX不良反应多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严重感染、一过性肝损害及脱发等;激素则表现柯兴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股骨头坏死及感染等。治疗组出现上述1种不良反应者16例(44.44%),2种或2种以上者8例(22.22%);对照组出现1种不良反应者4例(13.33%),2种或2种以上者25例(83.33%)。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
3讨论
LN的临床表现散见于中医古籍文献“阴阳毒”、“鬼脸疮”、“红蝴蝶”等记载中,其内脏病变又见于发热、水肿、虚损、血证、关格等各类病证中。大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外邪侵袭,阴阳失调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多为肝肾阴虚,标实多为热毒,而瘀血既是疾病中的主要病理产物,也是直接损害肾脏并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始终贯穿该病全过程。治疗上应抓住虚、瘀、热、毒,急则治其标(热毒),缓则治其本(虚、瘀)。在LN急性发作期,以热毒炽盛为主,采用清热凉血为主,也要注意护阴,以狼疮1号方为主,以大剂量白花蛇舌草、紫草、射干、水牛角、生石膏解毒清热凉血,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共奏清热解毒、祛瘀通络之功。缓解期高热已退,皮疹变浅,尿蛋白减少,但CTX、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造成的白细胞减少、阴虚火旺症状明显突出,此期必须养阴为主,顾及脾气不足或正气虚弱,以滋阴益气健脾为主,可促使体内肾上腺激素分泌以减轻激素撤减综合征,减少撤药后反跳现象。稳定期是肾脏损害逐渐修复的过程,也是防止病情复发的关键时期,以扶正固本为主,用固本法治疗。以大剂量的补-肾健脾药为主,以达“缓则治其本”之目的。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清热解毒药除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能抑制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产生。特别是白花蛇舌草可以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使淋巴组织中网状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大剂量应用有免疫抑制作
1.7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比较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2 2组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变化比较(见表2)
用。紫草有免疫调节作用,并能抑制渗出物及增生炎症。养阴药物如生地黄、玄参、山茱萸、女贞子等既能减轻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还能抑制免疫亢进。活血化瘀药物如益母草、红花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减轻肾纤维化,促进已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吸收和清除。该病属重症疑难病,治疗不当会危及生命,采用综合性正规治疗,科学、合理、规范的使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可明显提高LN的治疗效果,减少或避免单纯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缓解期采用中医药治疗时,更要观察狼疮血清学指标、肾功能、尿常规,以便判断病势的进退,不能单纯以患者的自我症状或感觉来判断疗效的好坏,同时要督促患者定期复查。伤风感冒是病情反复的主要诱因,平素要长期应用玉屏风散或金水宝胶囊,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黄继义,叶任高.狼疮性肾炎尿毒症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学,1999,25(9):545--546.
[2]魏连波,刘冠贤,叶任高.。肾脏病临床备要[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82--192.
[3]全国中医证候编写组.中医证候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28.
[4]王兆铭.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57.
[5]叶任高,任国辉,李海坚,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尿毒症28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9):518--519.
[6]王映坤,王腾方,张淑君.系统性狼疮中西药和西药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0):624--625.
[7]韩彬.红斑狼疮基本方[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2(9):550--551.
(收稿日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