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傣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规范、优化治疗方案、临床途径和护理规范。
关键词:傣中西医;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中国分类号:R2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810(2008}02—0009—0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
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
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
关节炎。关节滑膜囊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
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
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广义属于傣
医“扰蒙沙喉”的范畴,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
单列了“尪痹”的病症名称。并注明“本病指类风湿关节
砭,规定了该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与疗效判定标准。
从而明确了类风湿关节炎在“痹证”中的证候范围与中医
病名的定性定位概念。
1临床表现
1.1症状和体征: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
的少关节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均可出现。受累关节以近
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
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有
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
续性肿胀和压痛。常常伴有晨僵。最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
和肘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
颈”样及钮扣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僵
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
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
肾、周围神经及眼等内脏改变。
1.2实验室检查: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度至中度正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急见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cA可升高。血清
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50--80%患者有高水平类风湿因子(RF),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等)、其它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其它如抗角质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在30--40%左右。
1.3 x线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
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及手(或)双足x线片。以及其它受累关
节的X线片。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
关键词:傣中西医;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摘要:采用傣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规范、优化治疗方案、临床途径和护理规范。
关键词:傣中西医;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中圉分类号:R2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810(2008}02—0009—0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
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我国的患病率
约为0.32-0.36%。主要表现为对称性、慢性、进行性多
关节炎。关节滑膜囊的慢性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
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等,造成关节软骨、骨和
关节囊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广义属于傣
酽拢蒙沙喉”的范畴,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1994年6
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判定)
单列了“赶痹”的病症名称。并注明“本病指类风湿关节
!砭,,,规定了该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与疗效判定标准。
从而明确了类风湿关节炎在“痹证”中的证候范围与中医
病名的定性定位概念。
1临床表现
1.1症状和体征:病情和病程有个体差异。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均可出现。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肩、膝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并伴有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少见。关节炎常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常常伴有晨僵。最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样及钮扣花样表现。重症患者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僵直.并因关节周围肌肉萎缩、痉挛失去关节功能,致使生活不能自理。除关节症状外,还可出现类风湿结节和心、肺、肾、周围神经及眼等内脏改变。
1.2实验室检查:多数活动期患者有轻度至中度正细胞
性贫血。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有时可急见嗜酸性粒细胞和
血小板增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cA可升高。血清
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50--80%患者有高水平类
风湿因子(RF),但RF阳性也见于慢性感染(肝炎、结核
等)、其它结缔组织病和正常老年人。其它如抗角质蛋白
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CCP)
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敏感性
在30--40%左右。
1.3 x线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
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及手(或)双足x线片。以及其它受累关
节的X线片。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
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
1.3 X线检查:为明确本病的诊断、病期和发展情况,在
病初应摄包括双腕及手(或)双足x线片,以及其它受累关
节的X线片。RA的X线片早期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疏松,继之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
节破坏,关节脱位或融合。
2诊断要点
2.1诊断要点
2.1.1傣医诊断要点: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傣医“拢阿麻
巴”的范畴,凡由于人体“四塔”功能失调,感受“帕雅拢皇”
(热风证)、“帕雅拢嘎”(冷风证)等侵袭肌肤、筋骨、血脉。
导致风滞不行、水血淤阻,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痛、
麻木、肿胀、变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2.1.2中医诊断要点:类风湿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凡由于人体气血营卫失和,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
肌肤经络,筋骨血脉,邪正相搏,气血痹阻,出现以肢体小
关节对称性的疼痛、肿胀、晨僵、麻木、甚则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为特征,严重时累及脏腑,引起脏腑功能调。
2.1.3西医诊断要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
床、自身抗体及x线改变。典型的病例按1987年美国风
湿病学学会分类标准诊断并不困难,但以单关节为首发症
状的某些不典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被误诊或漏诊。
对这些患者,除了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
子等检查之外,还可做核磁共振(MRI),以求早期诊断。
对可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要定期复查、密切随访。
2.2活动性判断: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的项目包括
疲劳的严重性、晨僵持续的时间、关节疼痛和肿胀的程度、
关节压痛和肿胀的数目、关节功能受限程度以及急性炎症
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等。
2.3病情分期
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和活动受限。但x线
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显示关节节间隙变窄或不同骨质侵蚀。
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
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
2.4缓解标准: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缓解标准有:1.晨僵时
间低于15分钟;2.无疲劳感;3.无关节痛;4.活动时无关
节痛或关节无压痛;5.关节或腱鞘肿胀;6.血沉(魏氏法)
女性小于
符合五条或五条以上并至少持续2个月者考虑为临
床缓解;有活动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肌炎和近期无
原因的体重下降或发热,则不能认为缓解。
2.5鉴别诊断: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
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
其它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硬皮病
等)所致的关节炎相鉴别。
2.5.1骨关节炎该病为退行性骨关节病,发病年龄多在
40岁以上,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负重关节。活动时关节痛
加重,可有关节肿胀、积液。手指骨关节炎常被误诊为类
风湿关节炎,尤其在远端之间关节出现赫伯登(Heberden)
结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出现布夏尔(Bouchard)结节时易被视
为滑膜炎。骨关节炎通常无游走性疼痛,大多数患者血沉
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或低滴度阳性。X线示关节间隙狭
窄、关节边缘呈唇杨增生活骨疣形成。
2.5.2痛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
似,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呈反复发作,好发
部位为单侧第一跖关节或跗关节,也可侵犯膝、踝、肘及手
关节.急性发作时通常血尿酸水平增高,慢性痛风性关节
炎可在关节和耳廓等部位出现痛风石。
2.5.3银屑病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以手指或足趾远端
关节受累为主,也可出现关节畸形,但类风湿因子阴性。且
伴有银屑病的皮肤或指甲病变。
2.5.4强直性脊柱炎:本病主要侵犯脊柱,但周围关节也
可受累。特别是以膝、踝、髋关节为首发症状者。需与类风
湿关节炎相鉴别。该病有有以下特点:(1)青年男性多见:
(2)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及脊柱,外周关节受累多以下肢关
节不对称关节受累为主,常有肌腱端炎;(3)90~95%患者
HLA--B27阳性;(4)类风湿因子阳性;(5)骶髂关节及脊
柱的X线改变对诊断极有帮助。
2.5.5干燥综合症: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均可有
关节症状,且部分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但它们都有相应
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
2.5.6其它:对不典型的以单个或少关节起病的类风湿
关节炎与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结核感染)、反应性关节炎。
3治疗方案及原则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傣医外治、
中医理疗、外科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等。
3.1傣医辨病论治
3.1.1拢蒙沙喉菲想(火盛型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关节
红肿热痛,晨僵,活动不利。伴有发热,无汗,心烦口渴,
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燥,脉快。治法:清火凉血
除风通络,止痛。方药:嘿货罗(青牛胆)
岩豆树根)
勐腊(奶子藤)
3.1.2拢蒙沙喉菲喃想(水盛型类风湿关节炎)
症状: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
则疼痛加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紧。治
法:补火散寒,利水消肿,止痛。方药:嘿罕盖(通血香)
心树心)
根)
3.2中医辨证治疗:本病临床上大致分为活动期和缓解
期。活动期多以急性发作或慢性活动、复发等形式出现。
缓解期既是稳定状态,相对静止阶段。急性发作经过治疗
后,可转入缓解期,病情相对稳定。
3.2.1风寒湿阻:证候: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
伸不利,遇寒则疼痛加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质淡,苔薄
白,脉浮紧或沉紧。治法: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方药:吴
氏蠲痹饮。黄芪
海桐皮
风邪偏胜者加荆芥
(先煎)。附子
独活
3.2.2风湿热郁:证候:关节红肿疼痛如燎。晨僵,活动受
限,兼有恶风发热,有汗不解,心烦口渴,便干尿赤,舌红。
苔黄而燥,脉滑数。治法:清热凉血,宣痹通络。方药:偏
于气分者用竹叶石膏汤加味。淡竹叶
冬
分者用丹栀逍遥散加味。丹皮
归
地黄
秦艽
革薢
3.2.3痰瘀互结
证候:关节漫肿日久,僵硬变形,屈伸受限,疼痛固定.
痛如锥刺,昼轻夜重,口干不欲饮,舌质紫暗,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涩或细滑。治法:化瘀除痰,通痹止痛。方药:身
痛逐瘀汤合二陈汤。秦艽lOg,川芎
甘草
牛膝
兼湿热者加苍术lOg,黄柏lOg;兼血虚加阿胶
lOg。兼气虚者加黄芪
3.2.4肾虚寒凝
证候: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活动不利,畏寒怕冷,身倦
懒动,腰背酸痛,俯仰不利,天气寒冷加重。舌淡胖,苔白
滑,脉沉细。治法:温肾补阳,散寒通络。方药:桂枝附子
汤加味。附子
在上肢加秦艽
lOg;关节僵硬变形加鹿角胶
3.2.5肝肾阴虚
证候:病久关节肿胀畸形,局部关节灼热疼痛,屈伸不
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伴有头晕耳鸣,盗汗失眠。舌
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方药:左归
丸加味。熟地黄
膝
知母
lOg,旋覆花
络石藤
3.2.6气血亏虚
证候:关节疼痛,肿胀僵硬,麻木不仁,行动艰难,面色
苍白,心悸自汗,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
补益气血,通络祛邪。方药: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加味。
黄芪
用当归,加熟地黄
3.3西医治疗
3.3.1药物治疗:当前国内外应用的药物,包括植物药均
不能完全控制关节破坏。而只能缓解疼痛、减轻或延缓炎
症的发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分为四大类,即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
(DMARDs)、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
3.3.1.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
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消肿的作
用。
3.3.1.2抗风湿药(DMARDs):该类药物较非甾体抗炎
药(NSAIDs)发挥作用慢,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大约需要l
~6个月,故又称为慢作用药。它虽不具备即刻止痛和抗
炎作用。但有改善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首选何种DMARDs。从疗效和费用
等考虑,一般首选甲氨喋呤。并将它作为联合治疗的基本
药物。常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抗风湿药(DMARDs):
A、甲氨喋呤(methotrexate,MTX):口服、肌注或静注
均有效。口服60%吸收,每日给药可导致明显的骨髓抑
制和毒性作用,故采用每周一次给药。常用剂量:7.5~
25mg/周。B、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SZ):一般服用4
—8周起效。从小剂量逐渐加量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每日250~500mg,之后每周增加55mg,直至每日2.
C、来氟米特(1eflunomide,LEF):剂量为10~20mg/日治
疗。D、抗疟药(antimalarials):有氯喹和羟氯喹两种。
其他药物还有青霉氨(D—peniciUamine)、金诺芬(au—
ranofin)、硫唑嘌呤(azathioprin,AZA)、环孢素(cyclosporin,
Cs)、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C)等。
3.3.1.3糖皮质激素
3.3.1.4植物药制剂:雷公藤多甙、青藤碱、白芍总甙等。
3.3.1.5其他治疗
3.3.2外科治疗
3.3.2.1滑膜切除术:对早期(工期及Ⅱ期)患者经积极
正规的内科治疗仍有关节肿胀、疼痛,且滑膜肥厚。X线显
示关节软骨已受侵犯,病情相对稳定,受累关节比较局限,
为防止关节软骨进一步破坏应考虑滑膜切除术。
3.3.2.2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挽救关节畸形和缓解
症状的手术,其中髋、膝关节是目前临床置换最多的关节。
3.3.2.3其他软组织手术:关节囊剥离术、关节囊切开
术、肌腱松解或延长术等。
3.3.2.4关节融合术
3.3.3心理和康复治疗:关节疼痛、害怕残废或已经面对
残废、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损失、家庭、朋友等关系改变、社
交娱乐活动的停止等诸多因素不可避免的给类风湿关节
患者带来精神压力,他们渴望治疗,却又担心药物不良反
应或对药物实际作用效果信心不足,这又加重了患者的心
理负担。抑郁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症状,
严重的抑郁有碍疾病的恢复。因此,在积极合理的药物治
同时,还应注意类风湿关节炎的心理治疗。另外,在治疗
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定上亦结合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变。
对于急性期关节剧烈疼痛和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
并注意休息时的体位,尽量避免关节受压,为保持关节功 能位,必要时短期甲板固定(2~3周),以防畸形。在病情
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被动和主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
肌萎缩。对缓解期患者,在不使患者感到疲劳的前提下。
多进行运动锻炼,恢复体力,并在物理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4人院评估
4.1病史采集要点
4.1.1现病史:起病方式:可急可缓。但多数患者为慢发病。起病诱因:可有受凉、劳累、妊娠、分娩、外感精神因素等诱因。
关节表现:最初受累的关节多为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或腕关节,但是膝、踝和趾关节首先发病者也比较常见,其他为肘关节、颞颌关节及胸锁关节等。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痛、晨僵、关节功能障碍、畸形。晨僵时间大于半小时,有时可达数小时之久。
关节外表现(全身表现):询问在病程中是否伴有发热、贫血、皮下结节、眼炎(巩膜炎、角膜炎)、心包炎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
4.1.2既往史:是否曾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4.1.3个人史:月经是否正常,有无流产史。
4.1.4家族史:可有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家族史。
4.2体格检查要点
4.2.1一般情况:有无贫血貌、皮疹。
4.2.2专科情况:受累关节的范围、压痛及肿胀程度,有无积液,以及有无关节畸形、脱位,颞颁关节功能如何,关节活动度、握力、肌肉萎缩程度。
4.2.3关节外病变:注意观察有无皮下结节、外周淋巴结肿大、肺部 音、胸膜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周围神经系统异常等。
5病程观察
5.1病情观察
5.1.1症状及体征变化
5.1.1.1 受累关节的范围、疼痛肿胀的程度、持续时间、晨僵时间;
5.1.1.2受累关节的活动范围及功能:
5.1.1.3关节外表现。
5.2辅助检查
5.2.1血象、血沉、CRP、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
5.2.2自身抗体滴度变化。
5.2.3关节x线观察病情进展。
5.3疗效分析和处理
5.3.1疗效不佳的可能原因:
5.3.1.1治疗时机:早期治疗效果好;
5.3.1.2非正规治疗:药物选用不合理(如单甩NSAIDs
或激素治疗、未加用DMARDs或未联合治疗)、剂量、疗不足等,或因同患的其他疾病影响用药。
5.3.2疗效不佳时的处理:
5.3.2.1 明确诊断。并了解有无发症存在;
5.3.2.2根据患者脏器受累情况,选用合理的一线及二
线用药。必要时二线药可予联合应用(两种或三种);
5.3.2.3合理应用激素;
5.3.2.4配合免疫净化治疗;
5.3.2.5强调患者教育及功能锻炼。
6预后及评估
近十年来,随着慢作用抗风湿药的早期应用,对关节外病变的治疗以及新疗法的不断出现,使RA患者的病情可得到很好的控制,甚至完全缓解。提示RA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较差的因素包括:关节持续性肿胀、高滴度抗体 HLA--DR4/DRl阳性、伴发贫血、类风湿结节、血管神经病变或其他关节外表现者。RA一般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是,在晚期、重症或长期卧床患者,可因合并感消化道出血、心、肺或肾的病变等弓l起死亡。
在当今,类风湿关节炎不能被根治的情况下,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治疗时机非常重要。尽管NSAIDs和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症状,但关节炎症和破坏仍可发生和进展。而DMARDs可改善和延缓病情,应及早使用。早期积极、合理使用DMARDs治疗是减少致残的关键。必须指出,药物选择要符合安全、有效、经济和简便的原则。
类风湿关节炎一经诊断即开始DMARDs治疗。推荐首选MTX,也可选用柳氮磺吡啶或羟氯喹。视病情可单用也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DMARDs联合治疗。一般对单用一种DMARDs疗效不好,或进展性、预后不良和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采用机理不同的DMARDs联合治疗。如MTX可选用7.5--25mg/周和柳氮磺吡啶1.0-I 3.og/日。
目前常用的联合方案有:1、MTX+柳氮磺吡啶;2、MTX+羟氯喹(或氯喹);3、MTX+青霉胺;4、MTX+金诺芬;5、MTX+硫唑嘌呤;6、柳氮磺吡啶+羟氯喹。国内还可采用MTX+植物药(雷公藤多甙、青藤碱、白芍总甙)联合治疗。如患者对MTX不能耐受,可改用来氟米特或其他DMARDs,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可用MTX+来氟米特或多种DMARDs联合治疗。联合用药时,可适当减少其中每种药物的剂量。
必须再次强调指出:无论选用哪一种治疗方案,在治羹
疗前必须照双手(包括腕关节)x线相或受累关节的对称性线相,并于治疗后逐复查x线相用以比较。为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随时调整剂量。评价治疗反应除比较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肿胀程度和关节数、受累关节放射学改变外,还应包括姑功能状态的评价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估。
对所有患者都应监测病情的活动性。对早期、急性期或病情持续活动的患者应当密切随访,直至病情控制。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可以每半年随访一次,同时。根据治疗药的要求定期化验相应指标。应该明确,经治疗后的症状缓解不等于疾病的根治,近期有效不等于远期有效。DMARDs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亦不能治愈类风湿关节炎,基于这一点,为防止病情复发原则上不停药,但也可据病情逐渐减量维持治疗,直至最终停用。
7疗效判断
7·1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
查正常。
7·2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实验室检
查有改善。
7·3未愈:关节疼痛肿胀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