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

  •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新生 时间:2008-02-29 13:38:38
  • 核心提示: 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复制标志的作用,我院中西医自2004年以来,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用温肾解毒中药加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则单用上述小剂量干扰素治疗,现将

        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复制标志的作用,我院中西医自2004年以来,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组用温肾解毒中药加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则单用上述小剂量干扰素治疗,现将两组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40岁,平均年龄275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病程15年;两组病例HBsAgHBeAg均为阳性。所有病例均符合《传染病学》教材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

        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在治疗期间每月查一次乙型肝炎五项免疫标志物(HBsAgHBeAg、抗一HBs、抗一 HBe、抗一HBc)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温肾益肾、清热解毒法。基本药物:淫羊藿15g,沙苑蒺藜1015g,生黄芪15g,枸杞子1520g,女贞子520g,焦槟榔1215g,连翘20g,白花蛇舌草1520g,陈皮lOg。随症加减:胁痛选用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纳差选用神曲、麦芽、鸡内金;腹胀选用厚朴、佛手、枳实。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加用干扰素,每次4U肌肉注射,隔日1次。

        对照组:单纯应用干扰素,剂量同治疗组。

        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最长不超过2个疗程。

        治疗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乙型肝炎标志观察:治疗组治疗后 HBsAg8例转阴,转阴率为267%;HBeAg23例转阴,转阴率为767%;抗一HBs、抗HBe各有1例转阳,转阳率为33%。对照组治疗后HBsAg1例转阴,转阴率33%;HBeAg7例转阴,转阴率为233%;抗一HBe、抗一HBs治疗前后分别有1例阳性。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较单纯用干扰素治疗有明显疗效。

        HBsAgHBeAg转阴患者的随访观察:治疗组7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2个疗程后,HBsAgHBeAg全部转阴。随访观察,即每半年复查一次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结果肝功能仍正常,HBsAgHBeAg仍阴性,其中有些病例仍在继续随访。说明应用治疗组方案治疗后,HBsAgHBeAg转阴患者疗效稳固。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呈持续带毒状态,在临床上多有“正气不足,湿热未尽”的表现。正虚邪恋病变在肝,其本在肾,牵制于脾。肝病久而不愈,往往导致肾虚,出现诸如面色白、畏寒乏力、眼眶晦暗、目睛干涩、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足跟痛等肾精和肾气不足的症状。故我们在治疗上以温肾养肾为主兼用清热解毒药物。

        药理研究表明,温肾药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增强作用,黄芪有增强免疫作用,两者合用则有互相促进之功,可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清热解毒药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调整免疫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抑制抗原。干扰素是细胞受病毒感染后诱生的一种低分子糖蛋白,影响细胞核糖体而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许多细胞能生成干扰素,以阻止病毒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通过初步的观察结果提示,温肾益肾法并用人白细胞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sAg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