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60例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于向荣 指导:沈智策(辽宁中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2) 当前,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在1991年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超过一亿人。而高血压病患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普遍增高,说
于向荣 指导:沈智策
(辽宁中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2)
当前,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在1991年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为11.88%。推算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超过一亿人。而高血压病患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普遍增高,说明高血压与血脂含量有密切的关系。高血压病的防治已成为医学界攻关的难点和热点。目前,单纯中医或单纯西医防治高血压病临床疗效不很令人满意,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该病已成共识。我的导师沈智策教授学贯中西,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l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两组120例患者均系2005年来辽宁中医学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混合型高血脂症病人,均符合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颁发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6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49.5土6.6岁;高血压l级13例,2级36例,3级11例,治疗前基础血压水平(167.6±18.3)/(101.4±11.5)mmHg(mmHg=O.133kPa);治疗前血脂TC6.24±1.33mmol/L,T(;2.36±0.44nx~l/L,HDL—C0.94±O.13nmlol/L。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8.7±6.8岁;高血压l级12例,2级38例,3级lO例,治疗前基础血压水平(166.6±17.6)/(99.8±15.4)mrnHg;治疗前血脂C6.2l±1.24rranol/L,TG2.38±0.42nⅡ】【10I/L。HDL—C 0.97±0.16mmol/L。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1对照组采用降压药物硝苯地平控释片,30嘴,1次/d口服。及降脂药物普伐他汀,20mg,日一次口服或非诺贝特0.1g,3次/d口服,依照T℃、TG升高的不同选用治疗。
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消栓通络胶囊(吉林东北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40067,每粒装O.37 g)。药物组成:川芎、丹参、黄芪、泽泻、三七、山楂、郁金、桂枝、木香、冰片、槐花。每次6粒,3次/d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观察期间根据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调整西药的用量。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显效:血压下降≥1.3kpa至正常,或下降2.7k~以下,胆固醇(rI℃)下降≥20%,或甘油三酯(TG)下降≥40%;有效血压下降未达到1.3kpa,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3—2.5kpa或收缩期高血压下
3.3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降>4.Okpa,胆固醇(TC)下降≥10%~20%,或甘油三酯(rig)下降20%~4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4讨论
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上有差异,中医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能有效改善症状,西医注意血压指标及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能有效迅速控制血压升高,但二者治疗高血压的共同目标及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为此中西医发挥各自优势,并有机地结合,不失为治疗高血压的一条主要途径。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常以形体肥胖、头目眩晕、头痛、颈胀、四肢麻木发凉为主症,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病从脏腑学说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早在《素问》中已明确提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不作眩”论则指出了眩晕与痰的关系。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故情志失调,饮食失节等原因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或致肝失条达,肝阳上亢化风;或肝气郁结,化火伤阴,阴不敛阳,阳气亢逆上冲而致血压升高,出现眩晕、头痛。或因肝郁不畅,肝脾不和。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热,炼液成痰;或郁火灼阴,阴虚生内热,炼液成痰;或因恣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当损及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被组织吸收利用,反而聚成痰湿,痰之为病,无处不在,流聚于脉中则引起高脂血症。或因年老气虚运行无力,血瘀痰凝,一旦肝风内动可挟痰瘀共扰清窍成为本病。西医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多采用降压、降脂合治的方法,确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服用会产生诸如消化道不适、头晕、嗜睡、皮肤瘙痒等一系列副作用,且疗效不恒定。为减少西药用量,降低副作用,提高疗效,我的导师沈智策教授运用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加用消栓通络胶囊,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该方活血化瘀,化湿祛浊,温经通络。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楂总黄酮有明显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泽泻的提取物能干扰胆固醇的吸收分散和排泄作用;三七能阻止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吸收;丹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而降低血压的作用,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凝血,降低血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川芎能降低机体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扩张血管、降血脂,可显著降低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郁金有减轻高血脂症的作用,并能明显防止内膜斑块的形成;黄芪具有利尿、降压、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诸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前景广阔。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