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例报告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杨锡燕1 病例 某男,7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步态不稳4个月,于2004年2月5日入院。大便干燥,双膝关节疼痛。既往冠心病史20年。查体:神清语利,轻度贫血貌,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上肢肌
杨锡燕
1 病例
某男,78岁。因双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步态不稳4个月,于2004年2月5日入院。大便干燥,双膝关节疼痛。既往冠心病史20年。查体:神清语利,轻度贫血貌,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双下肢浅感觉正常,深感觉减退,左侧明显;血Hb94g/L,RBC2.5×1012/L。红细胞平均体积115fl;骨髓检查示红系部分细胞巨幼变;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诊断: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经针刺、补充维生素B.:及叶酸治疗1月余,好转出院。
2 讨论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是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脊髓后索和侧索联合损害,国内发病者极少,近年有增多趋势。该病属中医学“痿证”、“痹证”范畴,为肺热伤津,湿热浸淫,脾胃亏虚,肝。肾亏损所致。造成维生素BI:缺乏的原因有(1)胃肠手术、经常大量酗酒伴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引起的吸收障碍常见;(2)长期营养不良造成摄入减少偶见;(3)某种药物(如新霉素)应用,恶性病变造成骨髓快速造血需要量增加等。本病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以及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全身症状和血液系统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症状体征,亦有无贫血或维生素B12含量正常者。在补充维生素B12的基础上,注意补充叶酸、铁剂及病因治疗。如萎缩性胃炎者应积极治疗消化道疾患,营养不良者应改变膳食结构。注意在补充维生素B12之前,口服3d氯化钾片,以防维生素B12过敏致休克。叶酸不宜单独使用,否则加重周围神经症状。维生素B12开始用量建议250-5001a,g,肌肉注射每日2次,视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调整,用量过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本病配合中医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我们根据《素问·痿论》篇“治痿者,独取
阳明”的治疗大法,取主穴阳明经排刺、华佗夹脊刺。阳明经排刺取其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主润宗筋,意在调阳明、补气血。华佗夹脊刺通督一身之阳气,使骨荣髓生,经脉得以温煦;配之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溪等补益脾肾,滋养元阴,强壮筋骨。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