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观察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龙慎仪 何厚华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的严重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我院肝病科2003年以来对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采用化瘀利水汤加西医综合治疗,取得较
龙慎仪 何厚华
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的严重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常导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我院肝病科2003年以来对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采用化瘀利水汤加西医综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我院肝病科住院患者,诊断参照文献标准:具有肝硬化腹水并发症状和体征;腹水混浊,多形核白细胞增高(<0.25×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0.5×109/L);经培养证明腹水有细菌存在,而没有明显的腹腔内感染源(如脏器穿孔及原发病灶),能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水如胰腺炎、结核病、腹膜癌和腹腔出血等(具备以上两项即可确诊)。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 2l例,女性9例;年龄32~75岁,平均(40.50± 14.30)岁。对照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 30—72岁,平均(38.92±11.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60例患者腹水细菌培养以大肠杆菌、G+球菌为主,其他有G一杆菌、厌氧菌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西医综合治疗:(1)菌必治1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lOOml静滴,每日2次。(2)口服肌苷、辅酶Q,。胶囊、速尿、安体舒通、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等。(3)腹腔灌洗方法为腹腔穿刺两处,一处引出腹水,另一处灌入林格氏液,放匿出腹水3000ml后灌入平衡液2000ml,每日1次。10d后抽腹水作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第2疗程。连续3个疗程仍阳性者为治疗失败。(4)予以免疫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另予化瘀利水汤:茵陈15g,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5g,蒲公英15g,马鞭草30g,白花蛇舌草30g,虎杖10g,莪术10g,土鳖虫10g,丹参10g,桃仁10g,枳壳10g,党参10g,甘草6g。如舌红绛、口干、齿衄加生地、茜草、茅根、赤芍、丹皮;舌淡白、神疲乏力、便溏、纳差加黄芪、兔丝子、巴戟天、淮山药、山茱萸肉、补骨脂等。加水300ml煎至150ml,早晚分服,每日1剂。
1.3 观察项目 观察60d,每日记录T、P、R、Bp;观察自觉症状变化;lOd作1次腹水培养;15d检测1次心、肝、肾功能和三大常规化验和电解质变化。
1.4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腹水转清并得以控制,细胞数正常,细菌培养阴性。好转:症状体征改善,腹水转清并减少,细胞数正常,细菌培养阳性。无效:症状体征、细胞数、细菌培养阳性均无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比较见表2。结果示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见表3。结果示肝功能指标改善显著。
3 讨论
SBP是肝硬化腹水的严重并发症,往往会造成腹水难以控制,肝功能损害加重,甚至导致肝昏迷而危及生命。现代医学以抗感染、护肝、利尿和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效果欠理想。且来我院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均已大量使用利尿剂而造成电解质紊乱,即以“黄疸、发热、腹水、腹痛、脱水、酸中毒”等急诊入院。对此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予以支持疗法同时,采用抗生素腹腔灌洗、口服中药化瘀利水汤,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病机是水瘀互结,蕴久化热。病位在肝脾,日久势必伤肾,而致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治疗当以健脾养肝、化瘀利水为法。化瘀利水汤采四君子汤健脾制水,即肝病实脾,促进肝细胞修复,使肝细胞能量代谢趋于正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肝脏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修复,“过滤”细菌的血液屏障功能恢复正常;合茵陈四苓汤加白花蛇舌草、马鞭草、蒲公英、虎杖等清利湿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真菌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莪术、桃仁、土鳖虫、丹参等活血化瘀利水,具有抗肝纤维化、改善微循环、双向调节免疫的作用;枳壳行气利水。上述药物扶正祛邪的良好药理作用提示该方对肝硬化腹水有治疗作用。临床治疗结果亦证明该方能提高肝硬化腹水并发的疗效,与抗生素腹腔灌洗法结合,能控制腹水感染等症状,改善和恢复肝功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