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不久前,一个姓王的女读者给本报来电话,说自己得的急性重型肝炎治好了,前不久刚刚出院。据患者讲,由于是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加上对药物过敏反应强烈,在治疗过程中一度出现危险甚至绝望,但是后来在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
不久前,一个姓王的女读者给本报来电话,说自己得的急性重型肝炎治好了,前不久刚刚出院。据患者讲,由于是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加上对药物过敏反应强烈,在治疗过程中一度出现危险甚至绝望,但是后来在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治愈了,她前两天去复查,一切指标都很正常。她说,给她主治的王玉光医生非常有责任心,当西医认为她没有希望的时候,这位年轻大夫勇于接受挑战的责任心让她很受感动。于是,记者采访了这位女患者以及王玉光博士和科主任王融冰。
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王玉光介绍,这位王姓女患者6月7日开始发烧,起初以为是感冒,没有在意。6月13日到北京地坛医院就医,化验发现胆红素值达到200以上(正常在20以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为0(正常在80%以上),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并判断为急性重型肝炎乙戊型病毒重叠感染,肝性脑病2度。病人伴有腹水症状,检测证明该病人肝脏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同时发现病人为过敏性体质,这更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救治风险。
已经出现肝性脑病伴有腹水的病人愈后很差,死亡率极高,一般达到70%以上。刚开始使用输血浆和人血蛋白治疗,还有其他一些辅助性针剂,每天药费1500元。但过了10天效果不好,病情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了,病人的两只胳膊都出现了青肿现象。
患者拒绝换肝
这位患者说,刚住院时就有大夫推荐她去做人工肝手术,但考虑到潜在的巨大危险性,术后成活率只有50%,手术时一旦插管错误则必死无疑,同时自己很容易因药物过敏而完全失去抵抗力,而且医生说换肝手术费用为26万元,手术后还要用每个月3000元的抗排异药,即使这样也只能承诺她至少再活6年。患者觉得很不甘心,便拒绝签字做手术。
于是采用保守治疗,在早期使用西医比较成熟的激素疗法减缓过敏反应,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王玉光大夫说,激素治疗进行了12次,发现病人胆红素轻度下降,但是停药后迅速回升,证明这种方法对这个病人效果不好。由于重型肝炎,病人免疫功能紊乱,抗病能力低下,用激素和抗生素后,又出现了真菌感染,这加重了病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四次过敏使医生放弃西药治疗
这位王姓女患者激动地对记者说:“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大夫走进了病房。他叫王玉光,是学中医的。他得知我学的是英语专业后,就用英语和我聊天,他说:‘我相信我能治好你,你自己也必须要有信心,咱们必须相互配合。’他的鼓励让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心情变好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议,并积极配合治疗。以后只要他查房就来看我,就过来用英语和我聊天,这让我又充满了
希望。”
“7月初,我出现第一次过敏症状,持续了10天。之后不久出现第二次过敏,持续了7天。而此时西医见我病情好转,又建议我进行换肝手术,我仍然拒绝了。停药3天后,我的体温开始下降。之后又用西药,出现第三次过敏,比较严重,是全身性过敏,于是只好停止除治疗腹水之外的其他所有西药。即便如此,一个星期后我依然第四次过敏,于是彻底放弃了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两个月出院
王玉光说,鉴于该病人极易过敏,最后决定采取中药治疗。在7月21日,除保留了贺普丁抗病毒治疗外,停掉了全部西药。主要采用中药灌肠疗法,同时口服安宫牛黄丸来治疗肝性脑病,用复方中药水煎剂治疗高黄疸。
从8月初开始,进行全面的中医恢复性治疗,患者由危重病房转入普通病房,此时PTA值长到40%,基本脱离生命危险。3周之后,以清热解毒活血利湿的中药汤剂为主,病人的腹水、水肿、皮疹等症状逐渐好转,黄疸迅速消退。这样用药两个多月到该患者出院时,各项检测指标接近正常水平,9月12日出院。“当然,治疗取得这样良好的效果与该患者的积极配合是分不开的。”王博士补充道。
中西医结合科王融冰主任对记者介绍说,急性重型肝炎虽然发病率很低,每年我院收治大概10例左右,但是此病死亡率高达50%~80%以上。首先采用西医方法诊断、评价病情,使用抗病毒疗法和营养支持疗法,其次采用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为病人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大大提高了急性重型肝炎救治的成功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