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从中西医角度谈谈对梦的认识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是人生中最奇妙,最神秘的现象。由于它发生的不自觉,内容虚幻离奇,故一直是现代科学重点研究的对象,而梦在医学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笔者就试从中西医角度谈谈对梦的认识。 l
    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是人生中最奇妙,最神秘的现象。由于它发生的不自觉,内容虚幻离奇,故一直是现代科学重点研究的对象,而梦在医学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笔者就试从中西医角度谈谈对梦的认识。 l梦的产生机理 中医学很早开始就有对梦的认识的记载,其所论述对梦的认识,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1明.张景岳在《类经·梦寐》中说;一日正梦,谓无所感而自梦也,二日恶梦,有所惊愕而梦也;三日思梦.因于思忆而梦也;四日寐梦,因觉时所为而梦也:五日喜梦,因为所好而梦也;六日惧梦,因为恐畏而梦也。”说明了梦境是人们心身活动的反映。 l.2梦由外邪刺激所产生。《黄帝内经》就从病理方面探索了梦的原因和病机,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其中《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是分析梦的病理机制的专论。篇中黄帝日:“愿闻淫邪泮衍,奈何?”岐伯日:“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这段主要说明的是人在睡眠中,各种外界因素对于肉体的各种刺激和受外部刺激后人体内的生理活动。 l.3发梦建立在脏腑偏盛偏衰的病理基础上。依据脏象学说,从脏腑的功能特点来解释病梦的机制。如《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云: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中医学认为:肝藏魂,在志为怒,性喜条达,主疏泄,肝气盛,失其条达,故梦烦躁易怒;肺主气,司呼吸,藏魄,其在声为哭,在志为恐,故肺气盛则魄无所依,而梦哭泣、惊恐、腾空飞翔;心藏神,在志为忧,在声为笑,心脉不畅,故梦欢笑不休;脾藏意,在声为歌,脾气运化功能失常,则水湿停滞于肌腠,而梦身体沉重不能抬举;腰为肾之府,故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总之。中医认为:梦是人体阴阳脏腑缉织功能活动及外界因素作用的产物,是生理功能活动与心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代医学运用医学、心理学、文化学、比较生物学乃至航天医学等多角度研究睡眠,在生理、病理、药理、治疗、养生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1900年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法。他在《梦的解析》中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由此创立了梦的生物欲望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学者们又从睡眠时脑电图变化分析做梦的机制:做梦是异相睡眠的一个特征,在异相睡眠期间,脑电波呈现快波,反映大脑皮层处于紧张活动状态,这就是梦产生的机制。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对阐明梦的机理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从上可以看出,中医对梦的产生机理虽有生理上的论述,但主要集中在病理机制的研究,而且多是对梦的现象的描述较多,对于梦的生理机制研究得还不够微观,仅停留在比较宏观的世界里,但这是由于中医的历史原因所决定的。而现代西医学对梦的认识却更多集中于生理学上,对于梦的病理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更全面地阐述梦的产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2 梦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上的意义 我国用中医理论对梦进行辨释并结合临床症状加以治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由于中医认为发梦建立在脏腑偏盛偏衰的病理基础上的,故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皆可以从梦中反映出来。正如《素问·方盛衰论》论述了五脏虚衰的梦:“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藉藉,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故中医有梦诊一法,所谓梦诊就是依据患者对梦的自述,四诊合参,进行诊断、治疗。其具体步骤为:①辨生理梦与病理梦;②辨梦因;③辨梦量;④辨梦境。通过梦诊,然后进行治疗,其主要治则为调整脏腑阴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具体的治法有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脾论治、从肺论治等等。 相比之下西医对梦的认识则不同,由于其主要从生理的研究,对病理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因此,对于病理梦基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常人做的梦,大多属“生理性梦”,并无实际意义。从某种角度讲,做梦是人的一种需要。但是,近年来一些专家在探讨梦境的奥秘中,发现梦能预见许多疾病(特别是神经心血管系统病变),如常在梦中听到怪响、怪声音,往往是听觉中枢或附近血管硬化的先兆;又如梦境遇到歹徒或强兽的追逐,想叫而叫不出常提示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等,但是这些仅仅可以作为一种疾病的预防性的症状的可能表现而已,对于疾病的诊断并无很强的实际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西医对于梦的研究侧重点不同,中医学主要集中在病理方面,并将病理性梦跟脏腑阴阳学说结合起来,而开创了“梦诊”之先河,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代医学则不同,其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研究,对梦的发生机理从微观方面作了阐述,发展了梦学理论,但对病理性梦的研究还不够,故对临床的指导不大。因此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梦进行研究,不仅对梦的发生机理,而且对于病理性梦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比较大的指导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