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糖尿病肾病(rhiabetic Nephropathies,DN)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N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病因。因此,防治DN的发生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糖尿病肾病(rhiabetic Nephropathies,DN)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DN已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首位病因。因此,防治DN的发生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1病因病机
DN在中医学属“消渴”及“水肿”范畴。《圣济总录》云:“消渴日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流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其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指正气的亏虚,即五脏气血阴阳的虚损,标实即痰湿(浊)、瘀血、气滞。
西医研究认为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DN发生的启动因素,其病理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
2 中药治疗
2.1辨证治疗郑庆将DN分为4型:(1)肝。肾阴虚型,予滋养肝肾,方用知柏地黄加减(熟地、山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知母、黄柏)。(2)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减 (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玄参、生地、赤芍、山药、山萸肉)。(3)阴阳两虚型,多见于糖尿病氮质血症期,治宜温阳滋肾固肾,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子、肉桂、熟地、泽泻、山萸肉、茯苓、山药)。(4)肾阳忒微型,多见于DN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终末期,治疗宜温补命门,药用参附汤加减(人参、附子、白术、茯苓、牛膝、车前子、大黄(后下))。赵玲总结黄春林教授经验,将DN分为六种证型施治:气阴两虚证以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阴虚阳亢证以杞菊地黄汤加减;肾虚血瘀证以六味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脾肾两虚证以附桂八味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阳虚水乏证以附桂八味汤合五苓散加减;肾虚关格证以大黄附子合陈夏六君子汤加减。曹广顺治疗DN首重调理机体阴阳水火之平衡,气阴两虚型以参芪地黄汤培养根本,阴阳两虚型以桂附八味丸加入人参燮理阴阳,阴虚燥热型以生脉白虎汤合消渴方滋肺开源,瘀血阻络型以抵挡汤化裁搜剔通络。王国芝等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加胰岛素降糖的治疗基础上,静滴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并以临床辨证口服中药:(1)燥热阴虚型,白虎人参汤加减;(2)气阴两虚型,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3)脾肾气虚型,金匮肾气丸加减;(4)阳虚湿浊瘀阻型,真武汤合二陈汤加减。并辅以中药灌肠(大黄30 g,煅牡蛎20 g.蒲公英30 g,枳壳20 g,丹参20 g,制附子10 g),结果80%的患者尿蛋白、尿素氮、肌酐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延缓了肾功能不全的发展。
2.2单方治疗黄柳莺用自拟参芪当归汤治疗早期DN,基本方:丹参30 g,黄芪30 g,当归30 g。肺热津伤者加黄连、天花粉、杏仁,胃热炽盛者加生石膏、生玉竹、知母,肾阴亏虚者加生玉竹、女贞子、山萸肉,气阴两亏者加人参叶、生玉竹、灵芝等治疗,1剂/d,水煎300 m1分两次服完,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维持其原有的降糖药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后治疗组的尿白蛋白、血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纤维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