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中西医“双管齐下”的利弊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一些患者更喜欢中西药“双管齐下”。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双管齐下”呢? 一、中西药“双管齐下”的“利” 1、增强疗效。在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指导
    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的特色,一些患者更喜欢中西药“双管齐下”。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双管齐下”呢? 一、中西药“双管齐下”的“利” 1、增强疗效。在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把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相互弥补其不足之处,将中、西医药融为一体,合理联用,往往取得比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时,更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2、减缓西药的不良反应。中药与西药联用能减缓西药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例如:补中益气丸能减轻消除炎症造成的胃黏膜损伤,促进胃蛋白酶合成,加强胃黏膜的保护与修复。有些肿瘤患者常常需要放疗或者化疗,可是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的同时,也会给机体带来损伤,诸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失常等。中药能扶正培本,提高机体免疫力,既能防止化疗对上述脏器的损害,又可增强机体防御系统抑制癌细胞的能力。 二、中西药“双管齐下”的“弊” 合理的联合用药固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双管齐下”都会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有时应用不当可产生一系列弊端,轻者降低疗效、重者导致药源性疾病。 l、形成难溶性物质,影响吸收,降低疗效。中药石膏、珍珠母、磁石中均含有金属离子,若与卡那霉素、青霉索等抗生素联合应用会形成不溶性的盐类和化合物而影响其吸收;中成药丹参片不宜与胃舒平合用,丹参能与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形成不溶性化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降低疗效。 2、产生有毒化合物,危害健康。健脑丸、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还原性西药如硫酸亚铁、含溴的必嗽平、含碘的碘化钾等西药同服,否则会产生溴化汞、碘化汞等有毒汞盐沉淀,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 3、酸碱中和,影响疗效。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如保心丸、乌梅丸、山楂丸不能和碱性西药如氨茶碱、苏打片、胃舒平合用,因各自成分中的酸性和碱性中和,会使疗效下降。 4、药物之间产生拮抗效应。甘草或鹿茸均有含糖皮质激素样物质,会使血糖上升,所以当它们与降血糖的西药合用时,会抵消或降低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 5、加快药物代谢,降低疗效。风湿酒、国公酒等各种药酒均含乙醇,若与安乃近、痢特灵、苯巴比妥等西药同用,乙醇会增强肝脏药酶活性,使西药在体内代谢加快,从而降低疗效。 由于不合理的“双管齐下”引起的弊端远不止这些,因此建议所有喜欢“双管齐下”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切不可盲目进行中西药合用,否则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减弱其疗效,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增加毒副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