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药引送药点睛之妙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不久前,邻居李大嫂因患重感冒着中医时,老医生在开写中成药处方之末,特地加了生姜与葱白两味药,说这是药引,嘱病人自备。谁知被李大嫂视为点缀之品未予理会,以致影响了疗效。 吃中药为何要用药引?祖国医学认为,经
    不久前,邻居李大嫂因患重感冒着中医时,老医生在开写中成药处方之末,特地加了生姜与葱白两味药,说这是药引,嘱病人自备。谁知被李大嫂视为点缀之品未予理会,以致影响了疗效。 吃中药为何要用药引?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它网络全身,通达表里,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筋骨皮毛,使内外表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故“药引”犹如导游,将诸药引响一定的经络脏腑,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往在汤药方中添加药引已司空见惯,如今在中成药处方中也增加了药引,且有扩大之势,其原因何在? 诚然,中成药疗效确切,服用方便,易于贮存,受人欢迎。但其组方业已固定,不能原汤药那样随证加减。然而,若能辨证地选用药引,则不仅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而且还兼有调和、保护、制约、矫味之效,从而弥补了它的不足,同时,还减少了毒副反应。现将常用的“药引”简介如下。 米汤 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刺激。故常用于补气、健脾、利膈、止渴、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以小米汤送服香连丸,以大米汤送服八珍丸、人参养荣丸、大全大补丸等。用时取煮饭之汤汁,不拘浓淡及用量。 藕汁 有清热止血等作用。如用它送服十灰散等,效果颇佳。用时取鲜藕洗净、切碎,加入凉开水少许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压取汁,每次饮半杯,约100毫升即可。 黄酒 酒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可用于送服治疗腰腿、肩臂的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与跌打损伤、疮痈初起等症的中成药,如活络丸、追风丸、木瓜丸、通经丸、妇女养血丸与七厘散、云南白药等。一般每次用温热的黄酒15-20毫升送服。 姜汤 有散风寒、暖肠胃、止呕逆等功用。取3~5片(9-15克)生姜,水煎取汁,送服治疗风寒外感、胃寒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及健脾和胃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与通宣理肺丸等。 盐汤 有引药入肾、软坚散结、清热凉血之效。宜用淡盐汤送服补肾药,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七宝美髯丹;固肾涩精药,如金锁固精丸、安肾丸等。用时取食盐2克,加温开水半杯搅拌溶化即可。 葱白汤 能发散风寒、发汗解表,可用于送服风寒感冒冲剂、九味羌活丸、荆防败毒丸等。用时取新鲜葱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 芦根汤 以鲜者为佳,具有清热、生津、止呕、止血作用,对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症尤为相宜。用时取芦根10-15克,煎汤进服银翘解毒片、小儿回春丹等。 大枣汤 有补中益气、补脾胃与缓和药性等功用。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归脾丸等。 蜂蜜水 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及矫味等效能。用时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开水中搅匀,送服蛤蚧定喘丸、百合固金丸及麻仁丸、润肠丸等。 此外,用竹沥汁送服治疗风热咳嗽的中成药,用茶叶汁送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以及用鲜竹叶、竹茹、桑枝、薄荷叶与鲜荷叶、鲜柳叶、侧柏叶、灯芯草等,作为相应中成药的“药引”,也有一定的作用。 药引大多具有药源丰富、容易寻觅、质地新鲜等特点,而中药店不便保存,故需病家自备。但用量不可太小,也不宜过大,应遵照医嘱使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此可见,尽管药引仅是处方中的“配角”,但它却是特殊的组成部分,且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以适应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需要,从而提高疗效,有利于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