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太子参的临床应用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茎,又名孩儿参、童参。《本草从新》和《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太子参,均为五加科人参之小者,并非本品。石竹科太子参入药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但其人工栽培已有近百年历史。可见,太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茎,又名孩儿参、童参。《本草从新》和《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太子参,均为五加科人参之小者,并非本品。石竹科太子参入药始于何时尚不清楚,但其人工栽培已有近百年历史。可见,太子参先有其名,后来发现石竹科孩儿参具有部分类似人参的功效,因而被冠“太子参”,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兴中药品种。 太子参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太子参皂甙A、棕榈酸、亚油酸、β-谷甾醇等,还含有糖、磷脂、氨基酸、挥发油及微量元素锰、铁、铜、锌等。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疲劳、抗应激作用,并有促进免疫作用及延长寿命作用,太子参皂甙A有抗病毒作用。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微寒,为民间公认的补益药,功能益气生津,补脾润肺。临床用于脾胃虚弱之食欲不振、倦怠无力,气阴两伤之干咳痰少、自汗气短以及温病后期气虚津伤之口渴、心悸失眠,头昏健忘及小儿夏季热。民间用补虚治劳力损伤,用太子参15-18克,加黄酒、红糖蒸汁服。临床单用太子参较少,多配药应用。因太子参药性平和而入脾经,脾胃虚弱而不受缝补者,常与黄芪、白术等同用,增强补脾益气功能。脾胃虚弱、进谷不馨而又倦怠乏力者,可与山药、扁豆、谷芽、荷叶等同用,以健脾助运。治疗病后气血两亏,可用太子参15克、黄芪20克、白扁豆10克、当归8克、大枣5枚、五味子6克,煎服或煮水代茶饮。笔者在临床上治疗上述疾病时发现,往往用党参后引起上腹饱胀或气闷,而用太子参却无饱胀之弊。肺虚气阴两伤引起咳嗽痰少、乏力短气者,可配沙参、川贝母、百合、麦冬等,以益气生津、润肺化痰。温病后期津伤气虚,内热口渴,可与生地、知母同用,以复气阴。治病后虚弱,日干津伤,可用太子参配玉竹、生地、白芍同用。气阴两虚而致心悸、心慌,酌配沙参、紫丹参、苦参、柏子仁共同组方。如果卫表不固,虚汗频出,则以本品配炙黄芪、浮小麦、煅牡蛎、大枣同用。头晕、多梦、寐差者,以本品配酸枣仁、当归、远志、夜交藤、炙甘草。见到虚热不退或小儿夏季热者,太子参与沙参、青蒿、白薇、银柴胡等组方,可益气养阴以退虚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