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纯中药制剂也有副作用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纯中药制剂,绝无副作用”这一传统看法,使人们忽视了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对中医药认识的误区、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日益深入,中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资料显示,中成药不良反应涉及神经
    “纯中药制剂,绝无副作用”这一传统看法,使人们忽视了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对中医药认识的误区、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日益深入,中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资料显示,中成药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循环、泌尿、消化、呼吸、血液系统损害和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肤反应等;以皮肤反应和神经、消化系统损害为多见。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云南白药、红花油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牛黄解毒丸(片)和六神丸的皮肤反应和血液系统损害、云南白药的过敏性休克和神经系统损害、红花油的神经和消化系统损害均较明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皮肤和过敏性休克为多见;其中穿心莲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的过敏性休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皮肤反应和循环系统损害,板蓝根注射液的皮肤反应,黄连素注射液的过敏反应,发生的频率均较高。 中草药不良反应以神经、消化、循环系统损害为多见,发生频率较高的有乌头类中药(包括乌头、附子)、曼陀罗、雷公藤、斑螫、山豆根、人参等;其中乌头类中药和雷公藤多是同时累及多系统、多器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草药引起的死亡并不多见,但仍分别占各部分发生不良反应总例数的3.7%、5.4%、6.7%,其中斑鳌高达34.2%,雷公藤占14.7%。因此,人们对于中药及其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应保持高度警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