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如何选用治疗咳嗽的非处方中成药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咳嗽为秋冬季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两类,因此临床必须评审病机分型群治,才能尽快地治愈咳嗽。 一、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
    咳嗽为秋冬季常见病症,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两类,因此临床必须评审病机分型群治,才能尽快地治愈咳嗽。 一、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 二、风热咳嗽:多由于风热之邪犯肺,肺失肃降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 三、燥热咳嗽:多由于秋冬气候干燥,燥邪伤肺,肺津受灼,肺失宣降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治宜清热润煤、生津止咳,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 四、肺火咳嗽:多由于外感风热,久郁化火,或偏嗜肥甘厚味,烟酒过度,酸生火热,壅滞肺脏,失其肃降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五、痰湿咳嗽:多由于脾虚健运失常,以致痰湿内生,上渍于肺,阻碍气机,肺失宣降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可选用千金化痰丸(由法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子、白术、枳实、胆南星、海浮石、当归、知母、天花粉等组成),每次服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二陈丸、橘红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六、肺阴虚咳嗽:多由于肺阴素虚,或火热久郁,津液消耗,肺失濡润,宣降失职而引起,主要表现为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潮热盗汗,胸部隐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润肺、化痰止咳,可选用养阴清肺丸(由生地、玄参、麦冬、川贝母、白芍、丹皮、薄荷、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百合固金丸、蛤蚧养肺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七、肺气虚咳嗽:多由于平素体弱,肺气不足,或久咳不愈,耗伤肺气,肃降功能失司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日久不愈,痰少色白清稀,伴有气喘,声低无力,疲倦畏风,自汗心悸,面色苍白,手足欠温,易患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等。治宜补肺益气、化痰止咳,可选用人参保肺丸(由人参、五味子、杏仁、玄参、枳实、砂仁、罂粟壳、麻黄、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补肺丸、利肺片等也可参考选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