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辨阳黄阴不能仅凭颜色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一患者得了黄疸型肝炎,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某医生便诊为“阳黄”,开了个治阳黄的方剂,患者按方去药店取药服用两剂后,不仅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食欲不振益甚,脘腹胀满等症加重。于是再去医院就诊,医生诊为“阴黄”,药用3
    一患者得了黄疸型肝炎,其黄色鲜明如橘子色,某医生便诊为“阳黄”,开了个治阳黄的方剂,患者按方去药店取药服用两剂后,不仅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食欲不振益甚,脘腹胀满等症加重。于是再去医院就诊,医生诊为“阴黄”,药用3剂,诸症得减,继服一周,黄疸退净,诸症消失。 阳黄其色鲜明如橘子,阴黄其色晦暗如烟熏,但不能仅凭黄色之鲜晦来判断阴黄和阳黄。阳黄、阴黄的辩证,关键在于证候。如黄疸型肝炎,身目黄染大多鲜明如橘子色,很少出现晦暗的,但若出现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即使黄色鲜明,也是阴黄。相反,如肝硬化、肝癌和胆道慢性实质性病变,颜色多晦暗,但若出现发热口渴、口干而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象弦滑等阳明热证,则是阳黄而不是阴黄。所以,阳黄阴黄之分,应从整体综合考虑,而不是仅据色泽区分。 临床实践告诉我们,黄疸型肝炎属阳黄虽多,阴黄亦属不少;肝硬化以及胆道慢性实质性病变等属阴黄虽多,阳黄亦不少见。倘若辩证失误,误将阳黄作阴黄治,或误将阴黄作阳黄治,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迁延不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