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可解乙醇中毒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乙醇俗称酒精,一次大量饮酒常可造成急性中毒,长期超量饮酒可引起慢性中毒。 急性乙醇中毒可分为三期:(1)兴奋期:颜面潮红或苍白、眼部充血、欣快、言多语失、易感情用事或惹事生非,患者常有呕吐。(2)共济失调期:
乙醇俗称酒精,一次大量饮酒常可造成急性中毒,长期超量饮酒可引起慢性中毒。
急性乙醇中毒可分为三期:(1)兴奋期:颜面潮红或苍白、眼部充血、欣快、言多语失、易感情用事或惹事生非,患者常有呕吐。(2)共济失调期:表现为动作笨拙、步态不稳、言语会混不清。(3)昏睡期:面色苍白或潮红、皮肤湿冷、口唇青紫、心跳增快、躁动、大小便失禁或转入昏睡,或发生昏迷,甚至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乙醇中毒往往表现为营养不良及维生素B1缺乏的症状。长期超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炎,久之发展为肝硬化并出现呼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等表现。
乙醇中毒中医称“酒醉”、“中酒毒”,对人体十分有害,有许多单味中药均有解酒精中毒的作用,现介绍如下,患者不妨一试。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要用于饮酒过度伤及胃气之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本草纲目》中有主治肺热喘急、水肿、黄疸及解酒毒的记载。醉酒时取本品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鲜品宜加倍用。
桑椹: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本草纲目》中有捣汁饮解酒中毒的记载。解酒可取鲜桑椹150克,捣汁服用。
枳俱子: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止渴除烦、止呕逆、解酒毒之功效。解酒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高良姜:性味辛、热,入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效。《本草纲目》中有治转筋、泻痢、反胃、解酒毒的记载。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取本品10~15克,水煎服。
乌梅:其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腹痛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用于醉酒颁渴,取本品30克,水煎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