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中医学总汇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学总汇 > 中西结合 > 正文
  • 清暑退热饮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 核心提示: 组成:香薷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苏叶10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板蓝根(或大青叶)30克,青蒿15克,川朴5克,鸡苏散1Q克(包煎)。 功用;清暑利湿、辛温解表、芳香化湿。 主治:暑天感冒。 方解:《内经》云:“先夏至为病
    组成:香薷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苏叶10克,银花15克,连翘10克,板蓝根(或大青叶)30克,青蒿15克,川朴5克,鸡苏散1Q克(包煎)。 功用;清暑利湿、辛温解表、芳香化湿。 主治:暑天感冒。 方解:《内经》云:“先夏至为病温,后夏至为病暑。”暑天感冒,是指夏至到大暑期间伤于暑者。症见头痛恶寒,高热无汗,或有汗,但热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等感冒症状。同时,又有面赤口干,口渴思饮,脘痞困倦,心烦胸闷,或恶心呕吐,大便泄泻等伤暑伤湿表现,此乃暑为寒湿所遏而致。缘由夏暑天气炎热,地气上蒸,人在其中,稍有不慎,易于为病。如纳凉于深堂大厦,或贪图凉快,通宵风扇不息或空调温度过低,或夜宿户外,露水侵袭体表,则见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若恣意贪吃生冷瓜果,冰棒冷饮,寒湿内生,损伤脾胃,则脘痞吐泻。暑为阳邪易于耗气伤阴,又暑必夹湿,故见面赤,口干欲饮,心烦胸闷,恶心呕吐等暑湿内郁之证。 治宜遵《内经》:“必先岁气,毋伐天和”之旨,确立以清暑利湿、辛温解表、芳香化温为治疗原则,常用自拟方清暑退热饮治之。若作伤寒感冒,但以辛温之剂,事得其反。 方中香薷、藿香、佩兰、苏叶辛温解表、芳香辟秽。因暑必夹湿,温为阴邪,非温不化。银花、连翘、板蓝根(或大青叶)、青蒿,清热解毒、清暑退热。鸡苏散由滑石、甘草、薄荷组成,辛凉透表、清暑利湿。川朴配苏叶,理气消痞除满。 加减运用:有汗,但热不退者,去香藿、鸡苏散,加柴胡、黄芩、六一散。恶寒头痛较剧老,加川芎、蔓荆子。周身关节酸楚者,加秦艽、大豆卷。恶心呕吐者,加陈皮、法半夏。脘痞困倦者,加苍术、薏苡仁。心烦胸闷者,加川连、广郁金。大便稀薄者,加苍白术、山楂、神曲。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