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肺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肖 波 刘 晖 陈康桂 凌 翠 陈建强 劳锦波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特发性、反复性呼吸困难疾病,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我们近年来采用自拟清肺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
肖 波 刘 晖 陈康桂 凌 翠 陈建强 劳锦波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特发性、反复性呼吸困难疾病,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我们近年来采用自拟清肺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l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住院患者94例,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7~75岁;轻度11例,中度26例,重度13例;病程1—33年。对照组44例,男性29例、女性15例;年龄16~73岁;轻度10例,中度23例,重度11例;病程1~32年。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β2受体兴奋剂(舒喘灵气雾剂)雾化吸入;茶碱缓释片0.2g口服,每曰2次;合并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气喘严重者予以吸氧。治疗组加用清肺定喘汤:炙麻黄9g,黄芩15g,丹皮10g,紫苏子、射干、柴胡各15g,防风、乌梅、甘草各10g,白芍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7d为l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方法 两组均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l)、最大呼气流速(PEFR)。
1.4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标准拟订。临床控制: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不需用药即可缓解,PEF增值35%以上或达到预计值80%~100%,PEF变异率<20%。显效:哮喘发作明显减轻,PEF增值25%以上或达到预计值60%以上,PEF变异率>20%,需用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但只需既往用药量的l/3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PEF增值15%一20%,仍需用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用药剂量不少于原来的1/2。无效:哮喘症状和PEF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和Ridit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均有改善(P<0.05或0.01),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于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常常出现广泛多变可逆性气流受限,气道呈高反应性。西医学以平喘药解除气道痉挛,糖皮质激素控制变态反应及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为基本的治疗方法。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喘证”、“哮证”范畴。究其病机,肺虚不能布津,脾虚无力运化水谷精微,肾虚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不归正化,凝聚为痰,伏藏于肺,阻于肺络而为本病之夙根。当感受外邪或饮食不当或体虚病后,“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内外合邪,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肺气宣降失司,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根据哮喘的病机,治疗上多采用清化肃肺的方法。方中麻黄、柴胡、防风宣肺平喘、散邪解表;紫苏子、射干降气止咳祛痰平喘;丹皮、黄芩、白芍清泄肺热、止咳平喘;乌梅收敛肺气;甘草调和诸药。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和挥发油可与支气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拮抗组胺所致支气管收缩;促进肺前列腺素(PCE)释放,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可兴奋α肾上腺素受体,收缩黏膜血管,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柴胡、黄芩、丹皮、白芍的提取物均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镇咳、祛痰的作用。本观察表明,在西医对症治疗同时加用中药清肺定喘汤治疗本病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