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应对化疗副作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5:14
核心提示: 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胃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一般都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来治疗。但是在这些治疗之后,由于手术本身使人体受到损伤,造成气血亏虚,加上放、化疗对骨髓造血机能的抑制
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胃癌、肝癌、胰腺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一般都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来治疗。但是在这些治疗之后,由于手术本身使人体受到损伤,造成气血亏虚,加上放、化疗对骨髓造血机能的抑制和直接杀伤白细胞,使得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都会有所下降,这些变化使得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对于肿瘤放、化疗治疗之后的血细胞数量下降,可以采用中医的穴位治疗理论,配合西医的药物注射治疗,两者相互结合,来达到提升血细胞数量的目的。中医理论认为,足三里穴位属于足阳明胃经,而放、化疗后血细胞低下患者多表现为气阴不足或气血两虚的特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此刺激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血、升高血细胞的作用,可以促进骨髓千细胞的分裂增殖,从而使白细胞生成增多,最终促使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增加。
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促进骨髓造血功能从而提高血细胞的数量。所以在治疗放、化疗患者血细胞数量下降时,可以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以激发骨髓造血功能。将地塞米松与能改善机体代谢的ATP(三磷酸腺苷)混合,用注射器吸取药物后将针头刺人足三里穴位,产生酸、胀、痛等得气感后,每侧穴位注入药物,隔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10次为1个疗程。另外配合口服利血生、鲨肝醇等药物,以提高骨髓的造血功能。
研究发现,穴位注射药效独特,接近甚至超过了静脉给药。它除了药物的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刺激局部穴位,发挥经络体系作用,从而达到针药合一的效果。 (许静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