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今年16岁,正值花样年华,却遭受头痛的折磨长达五年之久。开始出现头痛时家里人不以为意,认为可能是过度劳累引起的,久而久之家里人便开始担心起来,便带他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就诊。经检查诊断,小军患的是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此病属神经外科常见病,多见于20岁以下青少年,除头痛症状外、还可以出现癫痫发作,颞部骨质隆起等表现,甚至会阻碍大脑的正常发育。
为进一步确定病人的治疗方案,医生又为病人作了进一步检查,证明病人符合手术适应症,可以进行手术。经过科室病例讨论,治疗小组决定为病人施行神经内镜下蛛网膜囊肿造瘘手术。
手术于8月8日进行,副主任刘伟博士主刀,刘显明和张继方医生辅助手术。经仔细定位,主刀医生在病人的右颞部做了一个长仅3cm的切口,只需钻一个直径1cm的骨孔导入神经内镜,手术就能顺利完成。神经内镜的显示器清晰显示出囊肿的深部结构,医生们用铁丝般细的专用钳、剪、电刀仔细地切开囊肿壁与脑池粘连的地方,以将独立包裹的囊肿与周围脑池相通。只要能顺利将两者相通,手术便可宣告成功。但在此操作中,有些稍大的血管“挡道”,必须将他们断开才能打通通道,神经内镜的直径仅5mm,在如此狭窄的管道中进行止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成功止血是另一个挑战!不过,这些都在医生们的预料之中,他们按照既定手术方案,凭着精湛的技术、极其细致的操作,用电刀成功及时地进行了止血。手术仅用了1个半小时便宣告成功。术后三天复查便发现病人颅内囊肿明显缩小,病人术后一周出院,从此摆脱了长期病痛的折磨。
相关链接:微创手术是当前神经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我院引入神经内镜技术3年来已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垂体肿瘤等疾病开展了多例青岛市领先的微创技术,此次对蛛网膜囊肿病人的微创手术是我院首次开展,在我市也属首例。该手术与传统的显微镜下手术效果一致,但手术创伤明显减小,大大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此外,手术过程中还开创了我院第一次神经内镜下独立电凝止血的记录,为我院今后深入开展神经内镜手术作了技术准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