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肾结石病是当今常见病、多发病,我国自然人口发病率为10%。结石一旦形成嵌顿胆囊颈、胆总管、输尿管,即可出现胆绞痛并出现黄疸,甚者寒战高热,迅速发展为胆囊炎、胆管炎,如未能控制,则会形成胆囊积脓、穿孔、脓毒血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治疗肝胆肾结石病的方法有手术、溶石、体外碎石等多种,而我院引进准字号纯中药制剂“肝胆消溶结石片”、“肾石通冲剂”并结合中草药等进行“溶石”治疗,在临床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收到较好临床效果。
本品主要引进四川省郫县中医药研究所的谢石方教授三代祖传方,精选纯中药经科学提纯制成的生物制剂,“肝胆消溶结石片”主要成份为:牛胆汁浸膏、鸡内金、枳壳、香附、高良姜、建曲等,主要功能为舒肝利胆,行气止痛,适用范围: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胆囊泥沙样结石、手术后残存结石、慢性胆囊炎及手术辅助治疗、预防结石复发。“肾石通冲剂”主要成份为海金砂、金钱草、鸡内金、王不留行、萹蓄等,主要功能为化石排石、清热利湿、消炎解痉、活血止痛作用,用于治疗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及手术、超声波碎石辅助治疗,预防结石复发。经华西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家医院临床验证435例肝胆结石患者,3个月疗程后,经前后B超检查证明“肝胆消溶结石片”的显效率为86.67%,总有效率为93.94%。国内外经治18万余人,消除肝胆区闷、胀、痛症状快速,平均2.5天,首创溶解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尤能增强食欲,扶正固本,深受欢迎。
本院肝胆肾结石专科王伟珍副主任医师(专科电话:85455174)充分利用上述两种药物,在融会肝、胆、肾三脏器结石疾病的特点,并在其多年临诊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传统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体系,结合自创的中草药制剂“化石散”、“甲硝散”,着重行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溶排石等,大大加速了肝胆肾结石的崩解速度,缩短了“溶石”的疗程。
肝内胆管结石在0.5cm左右,胆总管结石、胆结石在1.2cm以下,胆囊无炎症,功能良好者,可行快速消溶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在0.8cm以下者,可行快速消溶结石。若结石大小在上述范围之上,可通过中西医综合治疗,先予以消解部分,后再行快速消溶结石。以肝胆结石为例,快速排石观察465例,经淘便取石或B超复查结石消失391例,最快3天,最长30天,平均15天左右。排石后应连续内服肝胆结石片3月,每日3次,每次4-6片,以达到预防和根治的目的。
本疗法主要特点为无痛苦,消除症状快,溶石排石率高,毒副作用少,已接诊万余名结石患者,据统计总有效率达90%以上,获得96年度杭州市下城区科技进步奖;其“溶石”疗法99年度被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推广中心”列入科技推广项目;而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溶石”疗法重要培训基地。
对患有结石的人群,要注意有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虾、鱼籽、蟹、肥肉、油炸食品、羊肉等,避免饮用含矿物质较多的硬水。对尿结石患者饮食要注意:除了少食上述高胆固醇、高嘌呤食物外,并少食含高草酸类食物如菠菜、番茄、土豆、甜菜、豆制品、果仁、茶叶、可可、巧克力等。对胆石症者需注意:1、有规律的少食多餐;2、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3、忌食刺激性食物和强烈的调味品,如酒、辣椒、浓茶、咖啡;4、结石治疗过程中或消除后,适当参加运动以增强体质,控制体重;5、避免大怒生气,情志抑郁或过度紧张。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